活动标题
- 国新办就《中国的核应急》白皮书举行发布会
活动描述
-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将于2016年1月27日(星期三)发表《中国的核应急》白皮书,并于当日上午10时在国务院新闻办新闻发布厅举行新闻发布会,请中国国家原子能机构主任、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局长、国家核事故应急协调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许达哲介绍《中国的核应急》白皮书有关情况,并答记者问。中国网现场直播,敬请关注!
文字内容:
- 胡凯红:
女士们,先生们,上午好。欢迎大家出席国务院新闻办的新闻发布会。今天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表《中国的核应急》白皮书。为了帮大家更好的了解情况,我们举行发布会,介绍白皮书的主要内容。出席今天发布会的有:中国国家原子能机构主任、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局长、国家核事故应急协调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许达哲先生。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核应急安全司司长、国家核事故应急办公室副主任姚斌先生。 请他们向大家介绍中国核应急的情况,并回答大家的提问。
我是国务院新闻办新闻发言人胡凯红。首先我介绍一下白皮书的一些主要内容。
2016-01-27 10:01:04
- 胡凯红:
中国是一个核能大国,始终致力于和平利用核能,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发展核电取得很大进展,目前中国在运、在建核电机组54台,机组总数位居世界第三,近年来中国提出并实施“一带一路”倡议,推动核电走出去,为世界核能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
2016-01-27 10:02:40
- 胡凯红:
2014年3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海牙核安全峰会,首次提出以理性、协调、并进为核心的中国核安全观,获得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同。核应急是核能事业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今天中国政府发表《中国的核应急》白皮书,这是中国在涉核领域发表的第一部白皮书,全文约1.2万字,由前言、正文和结束语三部分组成。白皮书从核能发展与核应急基本形势、核应急方针政策、核应急一案三制建设、核应急能力建设与保持、核事故应对处置主要措施、核应急演习演练、培训与公众沟通、核应急科技创新、核应急国际合作与交流等方面,全面集中介绍中国在核应急领域采取的主要措施和取得的重要进展?!吨泄暮擞薄钒灼な橐灾?、英、法、俄、德、西、阿、日等语种发表,中文版、英文版已分别由人民出版社、外文出版社出版,即日起在全国新华书店发行。
我的介绍就到这里,下面请许局长介绍情况。谢谢。
2016-01-27 10:03:10
- 许达哲:
女士们,先生们,很高兴在这里与媒体朋友见面,非常感谢各位对中国核能事业发展与核安全应急工作的关注和支持。
自发展核能以来,尤其是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发展核电以来,中国党和政府始终高度重视核应急工作,不断建立健全和完善核应急工作国家政策,提升核应急能力,改进核应急措施,以确保我国核能安全高效、健康持续发展。
党的十八大以来,按照习近平主席提出的中国核安全观总要求,着眼核能发展新形势新任务,适应核能发展新期待新要求,针对核能发展新特点新规律,不断推进和创新中国核应急工作的新局面。主要体现在:
2016-01-27 10:04:28
- 许达哲:
一、倡导理性、协调、并进的核安全观,把握核能发展的正确方向。2014年3月,习近平主席在海牙核安全峰会上提出了理性、协调、并进的中国核安全观,具体要做到:坚持发展和安全并重,以确保安全为前提发展核能事业;坚持权利和义务并重,以尊重各国权益为基础,推进国际核安全进程;坚持自主和协作并重,以互利共赢为途径寻求普遍核安全;坚持治标和治本并重,以消除根源为目标,全面推进核安全努力。中国将坚定不移增强自身核安全应急能力、坚定不移参与构建国际核安全体系、坚定不移支持核安全国际合作、坚定不移维护地区与世界和平稳定。按照习近平主席重要思想要求,我们不断强化底线思维,坚持问题导向,树立忧患意识,敢于责任担当,始终致力于人类核能安全发展,不断把核应急工作提高到新水平。
二、健全完善国家核应急方针政策,全面推进国家核应急体系建设。
我们加强对全国核应急工作统筹协调、政策部署,注重建立健全国家核应急体系。一是核应急预案体系。发布新版《国家核应急预案》,不断完善修订各级各部门各单位预案,形成相互配套衔接的全国核应急预案体系。二是法规制度体系建设。形成国家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标准规范、技术导则于一体的核应急工作法律法规标准体系。去年以来,颁布《国家安全法》,积极推进《原子能法》《核安全法》立法工作。三是组织指挥体系。建立国家、?。ㄇ?、市)、核设施营运单位三级核应急响应工作体系。四是技术支持体系。建立8类核应急专业技术支持中心和相关培训体系。五是救援处置体系。正在组建由320人组成的中国核事故应急救援队,主要承担复杂条件下重特大核事故突击抢险和紧急处置任务,并可参与国际核应急救援行动。同时建立数十支国家级专业救援分队。
2016-01-27 10:06:34
- 许达哲:
三、加强核应急公众沟通和培训演练,增强各级和全社会应急响应能力水平。我们每年都要组织各种形式的核应急演习演练。2015年6月,组织实施“神盾-2015”国家核应急联合演习,19个?。ㄇ⑹校┖擞绷α客度胙菹?,参演规模达2900人,邀请国际组织和外国官员及专家参加。建立三级核应急培训制度并开展培训。重视核应急公众沟通和信息发布,在公开透明、客观真实、权威可信、科学通俗的原则下,开展核应急集中宣传活动,不断强化全社会对核能事业发展的话语权、对核安全的监督权、对核应急准备与响应的知情权。通过持续演习、培训和宣传,不断检验各级核应急预案实际效果,促进全国核应急工作持续改进,提升核应急应对处置水平,展示中国政府负责任形象。
四、实施“一带一路”和核电“走出去”战略,不断融入国际核安全应急体系。秉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适应实施“一带一路”战略与核电“走出去”战略的需要,高度重视与国际社会的共享沟通,开展合作交流,致力于同各国一道推动建立公平、开放、合作、共赢、共享的国际核安全应急体系。中国作为国际原子能机构指定理事国,严格履行《国际原子能机构公约》《核事故或辐射紧急情况援助公约》《及早通报核事故公约》等规定的国际义务?;煊试幽芑钩?,支持机构在促进核能与核技术和平应用、加强核安全和核应急、实施保障监督等领域发挥主导作用。不断拓展双边、多边合作交流,与30个国家签订双边核能合作协定,在多个国际组织中发挥建设性作用。我国领导人出席历次核安全峰会,阐明中国政府相关立场,以负责任大国态度,致力于同世界各国一道共享核能事业发展的成果。
2016-01-27 10:08:21
- 许达哲:
面向未来,中国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历史进程中,按照五大发展理念要求,将把发展核能事业继续作为重要战略选择之一。核能事业发展不停步,加强核安全的努力就不能停止。我们将按照总体国家安全观和中国核安全观要求,坚持发展与安全并重,以安全为前提发展核能事业,加强核应急工作与发展核能事业协调并进,确保核应急准备各项部署同步落实到位;坚持能力与需求匹配,不断提升国家核应急能力,确保核应急响应及时有效;坚持国内与国际交流,继续深化核应急领域国际合作,推进建立面向未来的国际核安全应急体系,积极与国际社会共享和平利用核能事业成果;坚持当前与长远兼顾,着眼中国和世界核能事业发展大势,前瞻谋划核应急工作,确保筹划在先、准备在先、预防在先,为人类和平利用核能谋福祉。
谢谢大家。下面,我和我的同事愿意回答大家的提问。
2016-01-27 10:09:37
- 胡凯红:
谢谢许局长,下面开始提问。
2016-01-27 10:09:58
- 中央电视台记者:
近年来,中国核电发展非常迅速,大家都知道其实我们无论在国内还是在海外走出去方面都取得了骄人的成绩。请问许局长,目前中国核电发展的规模和技术水平如何?谢谢。
2016-01-27 10:10:56
- 许达哲:
核电是一种清洁、高效、优质的绿色能源,发展核电是中国核能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正像刚才记者所提问的,中国的核电发展很快,确实如此,中国核电发展势头强劲,我用一组数据告诉大家。截止到现在,中国大陆运行的核电机组30台,总装机容量2831万千瓦,在建的核电机组24台,总装机容量2672万千瓦。就去年而言,也就是2015年,可以说是8686,批复建设的核电机组是8台,开工建设的是6台,投入运行的是8台,其中投入商业运行的6台,这是去年一年的情况。
在建的核电机组在世界上是最多的,第一位的,在运的机组去年也从第6位上升到第5位,实际运行的是第4位,因为日本福岛事故以后有些停运了,我们从规模角度上来讲是这组数据。从技术水平来说,中国与世界核电大国技术发展是同步的,我们已经投入运行的主要是2代和2代+的核电机组,但是现在在建的已经逐渐向3代技术的核电机组转变。自主研发的“华龙一号”去年在国内、国外都同步开工了,“华龙一号”机组在世界上也得到认可。我们也在研发第4代核电机组,高温气冷堆建设顺利。所以从技术水平上来说是与世界核电大国同步的。
2016-01-27 10:11:02
- 路透社记者:
福岛事故发生之后,中国核电项目批准的步伐好像慢一点,有专家说你们2020年的5800万千瓦的目标现在很难实现,如果你们采取这些安全的措施,会不会加快批准的步伐?谢谢。
2016-01-27 10:12:58
- 许达哲:
谢谢你的提问。我们不能忘记世界上三次重大的核事故,1979年3月份美国宾州三里岛核事故,1986年4月前苏联的“切尔诺贝利”的核事故,以及2011年3月日本福岛发生的核事故,我们之所以发布中国的核应急白皮书,就是要有备无患,针对可能发生的核事故采取必要的、充分的准备。福岛核事故发生以后,中国确实采取了相对的应对措施,在2011年到2014年这个阶段,放缓了在建的批复速度,我们做了大量的工作。
首先,对在运、在建的核电站进行了安全大检查。
第二,我们制定了最严格的安全标准。我们想,核能这样一个清洁、高效的能源,作为中国是需要它的,作为世界也是需要它的,但是安全是前提,所以要采用先进成熟的技术,安全可靠的标准,科学规范的管理,准备充分的应急,所以福岛事故以后我们在这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
第三,与国际标准对接,参考国际原子能机构推荐的新标准、新理念,全面改进国家核应急准备与响应工作,也要求各核设施运营单位按照新标准完善应急措施。
2016-01-27 10:13:33
- 许达哲:
第四,加强顶层设计,进行统筹规划。为了达到我刚才说的安全可靠这样一个标准,我们不断建立健全国家核应急综合体系,在提高核电本质安全度的同时做好核应急充分的准备,包括法制的、预案的、指挥体系的、救援体系的,还有各类技术支撑体系的建设。
刚才我在通报情况时也讲了,我们正准备,还要组建国家的核事故应急救援队。在这些工作做了以后,大家也注意到,去年一年我们批复开工了8台核电机组的建设,按照这个速度,到2020年我们达到运营5800万千瓦、在建3000万千瓦的目标,还是在我们计划当中的事情。
谢谢。
2016-01-27 10:15:53
- 中国国际广播电台记者:
我注意到白皮书提到我们国家将建设国家核应急救援队,能否介绍一下相关的情况?
2016-01-27 10:17:17
- 许达哲:
我们现在已经组建了25支专业的救援分队,人数大体上涉及到1300余人。在这个基础上,我们还要建立中国核事故应急救援队,因为具备坚实的、管用的、有效的核应急能力,是应对万一发生的核事故做好处置工作的一个基础。我们党和政府高度关注社会的稳定、关心人民的福祉,刚才我回答外国记者朋友提的问题基础上,实际上已经谈到了很多现在正在做的工作,按照积极兼容、资源整合、专业配套、军民融合的思路,建立并保持与核能事业安全高效发展相适应的国家核应急能力,形成有效应对严重核事故的国家核应急能力体系。这是我们政府主管部门考虑的事情。我们91年就成立了国家核应急协调委员会,在这么多年当中,逐渐建立了各种培训中心、技术支撑机构。2011年福岛事故以后,我们对核应急工作更加重视,即将组建的中国核事故应急救援队还要参与国际救援工作,以展示中国一个负责任大国的形象,也要对人类作出应有的贡献。这320人中央政府已经批准了,正在组建当中。
谢谢。
2016-01-27 10:19:10
-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记者:
我有两个问题。首先,现在我们注意到央企市场重组化的大潮在开启,从市场表现来看,核电等五领域是预期最高的,能否请您介绍一下核电重组的进程。第二个问题,去年我们注意到再次启动了国家核电计划,也提出中国发电能力将在五年间增大到原有的3倍,这是否意味着我们内陆核电站建设的步伐也将加快。从今天发布的《中国的核应急》白皮书也可以看出,其实咱们对核安全更加重视了,内陆核电站的建设会不会影响到整个核安全的保证?谢谢。
2016-01-27 10:22:21
- 许达哲:
中国现在正在按照四个全面的总体战略部署开展,全面深化改革是四个全面中一个重要的内容。核电的重组工作当然是大家关注的一个问题,实际上去年我们的国核技和中电投已经进行了重组,成为了中国核电运行三支主力之一。现在我们有中核集团、中广核集团,加上刚才重组的国家电力投资公司,这已经在进行当中。
有关核电企业下一步深化改革,都是在按照四个全面的总体战略部署在进行当中的事情,有关这方面的情况你也可以向能源部门和中央企业管理部门询问。作为原子能机构,我们积极支持壮大发展相关的核能装备研制开发企业和核电单位,这是第一个问题。
第二个问题,你谈到核电发展是否向内陆发展的问题,现在我们主要还是在沿海布局,从北到南,辽宁、山东、江苏、浙江、福建、广东、广西、海南,八个省份部署了54台在运、在建的核电机组。法国现在在他的内地、河流旁边都建设运行了不少的核电站。关于内陆发展的问题,根据能源需求,我国政府有关部门正在论证中,主要是要确保安全为前提,我们也会借鉴世界各国已经运营的经验来考虑这个问题。谢谢。
2016-01-27 10:24:31
- 俄塔斯社记者:
我有两个问题,关于中俄合作项目,中国对合作项目如何评价?有什么合作项目?第二个问题,您认为朝鲜对别的国家,包括中国,有什么印象?
2016-01-27 10:27:21
- 许达哲:
刚才已经说了,中国的核能发展是一个开放的发展,我们也在实施“一带一路”战略,所以我们和国际上多个国家都开展了合作,其中和俄罗斯的合作情况进展顺利,取得了很多成果。我们有两国合作机制,每年都要召开联委会,并且形成合作大纲,就多个课题开展共同的研究。过去在田湾核电站的建设也向世人展示了我们合作的成果。除了核电以外,核燃料循环产业体系也有很多技术方面的合作,我认为中俄在核能发展的合作前景是非常广泛的。当然,我们和美国、法国其他核能发展的大国合作情况也很好。我们和发展中国家合作现在也不错,让世界都共享中国这60年核能事业发展的成果。
关于第二个问题,1月6日朝鲜进行了第四次核试验,世界各国反应强烈,中国政府对半岛无核化的态度、立场是一贯的、坚定的,反对进行这样的核试验。我们和世界各国一道,还要继续努力,使半岛真正成为无核的地区。谢谢。
2016-01-27 10:30:17
- 中国日报记者:
许局长,刚才您提到了习主席在2014年3月海牙核安全峰会上提出了中国的核安全观,主张建立国际核安全体系,其中也包括了核应急的内容。我想问中国在推进国际核安全应急治理体系建设方面作出哪些工作?谢谢。
2016-01-27 10:31:48
- 许达哲:
习近平主席在2014年3月出席海牙核安全峰会提出了中国核安全观,理性、协调、并进,我们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发展核能事业一定要坚持安全为前提。习近平主席提出了四个并重,这是协调的,也是并进的,习近平主席提出了四个坚定不移,坚持发展和安全并重;坚持权利和义务并重;坚持自主和协作并重;坚持治标和治本并重。四个坚定不移是坚定不移地增强核安全应急能力;坚定不移地参与构建国际核安全体系;坚定不移地支持核安全国际合作;坚定不移地维护地区与世界和平稳定。
我所介绍的核应急工作和核应急体系的建设,都是按照习近平主席重要思想来开展的,我们来落实,把中国的核安全观首先具体落实到中国核能事业的发展,中国核电的建设,中国核应急的工作当中。法律层面,技术规则层面,应急救援体系层面,世界标准对接方面,还有参与国际合作方面,我和国际原子能机构的天野之弥这两年见了很多次面,进行过多次沟通交流,他也到中国很多核电建设的现场去参观过,对中国核应急的工作是给予高度肯定的。我们去年进行的“神盾-2015”演习也邀请了国际上的专家和机构人员来考察观摩。我们是和国际核安全体系、核应急体系接轨,也是开放的。借《中国的核应急》白皮书发表的节点,通过新闻媒体来报道中国的核应急工作,做到更加透明开放。
谢谢。
2016-01-27 10:33:23
- 新加坡海峡时报记者:
我想问,关于前两个星期报道中广核将在海上建核电站,关于中国在建设和部署海上核电站的考量,安全方面肯定会引起周边国家的担心,比如在安全方面、部署方面,中国有什么样的考量,比如部署方面甚至会不会考虑把核电站部署在受争议的海域上,比如加快中国在建设海岛、海礁的力度,希望您给提供一些信息,谢谢。
2016-01-27 10:34:16
- 许达哲:
中国正在全面制定“十三五”发展规划,和平利用核能是中国重要的战略选择,因为中国是一个发展中的大国,能源需求也很大,环境制约也不小。你谈到的建立海上浮动电站的问题,我们正在规划当中,必须经过严格的、科学的论证。中国也是致力于要建设海洋强国,所以海洋资源一定要充分的挖掘利用,这时候如何利用好核能是我们探讨、研究、规划、发展的内容。但是也请媒体朋友放心,中国首先是坚持和平利用核能,是坚持安全为前提的条件下发展核能,中国的核安全观已经明确地阐述了这一点。在我们周边的海域开发海洋资源,造福人类,这绝对是应有的选项,有这两个前提,请新加坡媒体的朋友放心。谢谢。
2016-01-27 10:35:19
- 北京青年报记者:
刚刚您介绍了很多关于应急方面的内容,我们比较关心在应急体系中对于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会有什么样的保障。之前的时候,朝鲜核试验的时候环保部开展了应急监测,像这种核应急监测在应急体系中又是什么样的作用?谢谢。
2016-01-27 10:36:30
- 许达哲:
以人民的利益为根本,这是我们党和政府的宗旨,所以我们在发展核能事业的时候始终牢记这个宗旨。今天之所以有备无患,发表《中国的核应急》白皮书,我们不希望核应急行动真正运用,但是我们必须做好准备,充分的准备是我们发展核能,在核应急上要考虑的事情。万一核电出现事故怎么办,我们在核应急体系整个顶层谋划和设计当中把人民的福祉放在最重要的位置,所以核应急首先要考虑的是在一旦有核事故发生,怎么来保证公众的安全,这个体系的建设是包括了事故本身的应急,还有“烟羽计划区”,就是我们规划在一定范围内采取什么样的普遍的公众应急行动。在更大范围内,包括人身安全、各方面的安全,我们要考虑什么样的应对措施。核安全是有多道防线,核应急是最后一道防线,核应急的最后一道防线考虑最多的就是公众的安全,公众的疏散,信息的发布,我们现在要做的工作最重要的就是要提高核电建设本质的安全度,要用创新的理念、安全可靠的标准、先进成熟的技术和装备来保证事故不会发生。
2016-01-27 10:37:22
- 许达哲:
中国这30多年良好的安全记录也证明了,到现在为止我们做到了这一点,但是我们要考虑随着中国核电规模不断扩大,在建、在运的数量不断增多,核应急工作忧患的意识必须加强。我们在建设发展过程中一定要把核应急提到重要的议事日程,也要向公众普及核能相关的知识,安全知识、应急措施,所以去年也开展了这样一些公众宣传活动。朝鲜1月6日进行的第四次核试验,中国的核应急协调委员会当即就作出部署,开展工作,包括环保、医疗、地震、气象各方面行动,当时就判断第四次核试验对中国的环境和公众不会造成大的影响,我们一直对我们周边国家的这些涉核活动是关切的,环保部门在整个核应急体系中积极工作,对环境开展监测,到现在为止也证明朝鲜第四次核试验未对中国的环境和公众带来影响。
谢谢。
2016-01-27 10:40:00
- 香港有线电视台记者:
去年中广核一个通告中说了台山核电厂推迟使用了两组EPR第3代核压力容器。在2014年的时候,国家核安全局年报说台山厂两组机组工程建设推进基本顺利,安全与质量管理状态良好,但是出现了压力容器不合规格的问题,我想请问的是,是谁验收的,是不是我们国家把关验收的能力不过关,在国家的核安全局在当中是不是也有责任?现在台山的核电厂是继续建还是停建?
2016-01-27 10:43:32
- 许达哲:
据我所知,中国台山核电建设,EPR机组的建设略有推迟,这是属实的。这是第一。第二,我所知道的EPR建设的速度在世界同类机组建设中是最快的。为什么推迟,还是大家都把核安全放在重要的位置,只要有问题,我们一定要把它搞清楚再进行后续的工作。一个是有推迟,一个是世界最快,你就知道中国在这方面所做的努力。台山核电站没有停建这一说法,我们还在按计划往前推进,去年我们搞的“神盾-2015”就是以台山电站为背景进行的模拟演练,我们是把防范的措施,五道防线,最后一道防线进行演练,我们在广东,包括毗邻的香港,核安全问题上是高度重视的,也开展了和香港各界人士的沟通交流,EPR机组是世界第3代核技术,我认为现在整体建造进展是正常的。中广核的同志,还有应急办姚斌同志都现场考察,与香港朋友交流过。
2016-01-27 10:45:15
- 姚斌:
法国安全局在监测时发现法国EPR机组压力容器顶盖部分指标在检测过程中与设计不符,因此我们国家核电部门高度重视,要等法国安全局拿出结论以后对这个检测,我们的EPR机组再进行深入分析和检测,最后确保没有安全问题的情况下再继续推进,但整个建设的进程还是在前进。
2016-01-27 10:47:08
- 许达哲:
我也担任国家航天局的局长,中国航天的质量问题归零标准已经成为国际标准,刚才所说的就是举一反三的工作,为了确保安全,我们要举一反三,把这个问题得出明确的结论。谢谢。
2016-01-27 10:49:30
- 英国泰晤士报记者:
中国的核电企业在英国将来有计划建设核电站,有的英国老百姓也担心它的安全,怎么能让他们放心这些核电站将来不会出安全问题,谢谢。
2016-01-27 10:50:00
- 许达哲:
谢谢你的提问。首先,中国、法国、英国都是世界核能大国,这三国合作我们应该充满信心,英国欣克利角,中法英三国合作,中广核参与了英国欣克利角的建设,这个项目我们应该期待它成为国际合作的样板,中国政府是主张开放发展、共享发展,在和世界核能大国合作中,把中法的核电技术向第三国转移,或者说共建,我们应该充满信心。
我的印象,英国欣克利角第一步、第二步还是以法方为主,第三步将转入中方为主,也就是我们“华龙一号”第三代核电技术,也是业界普遍认可的第三代技术,因为它采用了能动与非能动的安全措施,采用了“双安全壳”和多种“安全冗余”的方案,也降低了燃料棒功率密度,转到以中广核为主的时候,“华龙一号”核电技术是我们业界认可的。我们有信心把英国欣克利角核电建设通过中、法、英三国的努力把它建设好。谢谢。
2016-01-27 10:51:04
- 胡凯红:
今天的发布会到此结束,谢谢。
2016-01-27 10:52:35
图片内容:
国新办就《中国的核应急》白皮书举行发布会
《中国的核应急》白皮书
新闻发布会现场媒体记者陆续到达
国新办新闻发言人胡凯红主持新闻发布会
胡凯红发言人介绍《中国的核应急》白皮书主要内容
中国国家原子能机构主任许达哲
许达哲主任介绍情况
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核应急安全司司长姚斌
中央电视台记者提问
许达哲主任回答记者提问
路透社记者提问
中国国际广播电台记者提问
新闻发布会主席台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记者提问
塔斯社记者提问
中国日报记者提问
新加坡海峡时报记者提问
?北京青年报记者提问
中英两版《中国的核应急》白皮书
香港有线电视台记者提问
姚斌司长回答记者提问
英国泰晤士报记者提问
新闻发布会现场众多媒体摄像机
会后许达哲主任与媒体记者交流
视频地址:
- http://mp4.china.com.cn/video_tide/video/2016/1/27/20161271453868764331_361.mp4
图片大图:
国新办就《中国的核应急》白皮书举行发布会
中国网 杨佳
《中国的核应急》白皮书
中国网 杨佳
新闻发布会现场媒体记者陆续到达
中国网 杨佳
国新办新闻发言人胡凯红主持新闻发布会
中国网 杨佳
胡凯红发言人介绍《中国的核应急》白皮书主要内容
中国网 杨佳
中国国家原子能机构主任许达哲
中国网 杨佳
许达哲主任介绍情况
中国网 杨佳
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核应急安全司司长姚斌
中国网 杨佳
中央电视台记者提问
中国网 杨佳
许达哲主任回答记者提问
中国网 杨佳
路透社记者提问
中国网 杨佳
中国国际广播电台记者提问
中国网 杨佳
新闻发布会主席台
中国网 杨佳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记者提问
中国网 杨佳
塔斯社记者提问
中国网 杨佳
中国日报记者提问
中国网 杨佳
新加坡海峡时报记者提问
中国网 杨佳
北京青年报记者提问
中国网 杨佳
中英两版《中国的核应急》白皮书
中国网 杨佳
香港有线电视台记者提问
中国网 杨佳
姚斌司长回答记者提问
中国网 杨佳
英国泰晤士报记者提问
中国网 杨佳
新闻发布会现场众多媒体摄像机
中国网 杨佳
会后许达哲主任与媒体记者交流
中国网 杨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