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标题
- 国家卫生计生委就全民健康素养促进行动规划等情况举行发布会
活动描述
- 国家卫生计生委定于5月9日(周五)上午10:00在西直门办公区2号楼一层发布厅召开例行新闻发布会,介绍全民健康素养促进行动规划(2014-2020年)和卫生计生系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先进典型有关情况。中国网现场直播,敬请关注。
文字内容:
- 宋树立:
各位媒体,大家上午好。欢迎参加国家卫生计生委5月份的例行发布会,我们今天请卫生计生委宣传司副司长、新闻发言人姚宏文向大家通报两个主要话题,一是《全民健康素养促进行动规划(2014-2020年)》的有关情况,二是介绍卫生计生系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先进典型的有关情况。随后我们愿意回答大家关心的问题。
首先进行第一项议程,请姚司长介绍《全民健康素养促进行动规划》和卫生计生系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先进典型的有关情况。
2014-05-09 09:39:09
- 姚宏文:
各位早上好。首先向大家介绍前不久国家卫生计生委印发的《全民健康素养促进行动规划(2014-2020年)》,重点介绍三个方面的情况:
一、规划制定的背景和制定过程。世界卫生组织倡导各国大力开展健康素养促进工作,为实现千年发展目标提供保障。所谓健康素养是指个人获取和理解基本健康信息和服务,并运用这些信息和服务做出正确决策,以维护和促进自身健康的能力。我国健康素养从基本健康知识和理念、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基本技能三个维度提出居民应掌握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从2008年开始在全国开展健康素养监测,逐步建立起来连续、稳定的健康素养监测系统。根据2012年的监测结果,我国居民基本健康素养水平为8.8%,还处于较低水平,为科学规范有效地开展健康素养工作,推动建立政府主导、部门合作、全社会参与的全民健康素养促进长效机制和工作体系,全面提高我国城乡居民健康素养水平,国家卫生计生委从2013年6月着手研究制定《全民健康素养促进行动规划(2014-2020年)》。经过深入调研论证并广泛征求意见,今年4月正式印发了这一规划。规划明确了未来一个时期健康素养促进的目标和任务,是深度开展健康促进与健康教育工作的纲领性文件。
2014-05-09 09:56:48
- 姚宏文:
二、《规划》的主要目标和工作内容
《规划》的目标分两个阶段实现。第一阶段,到2015年,全国居民健康素养水平提高到10%。在全国建设健康促进县(区)180个,健康促进医院、健康促进学校、健康促进机关、健康促进企业、健康社区各400个,健康家庭18000个。第二阶段,到2020年,全国居民健康素养水平提高到20% 。在全国建设健康促进县(区)600个,健康促进医院、健康促进学校、健康促进机关、健康促进企业、健康社区各1400个,健康家庭60000个。
为实现这些目标,《规划》部署了六项重点工作内容:
一是树立科学健康观。正确认识健康的重要性,树立个人健康责任意识,倡导健康生活方式,了解医疗技术的局限性,形成尊重科学、尊重医学和医务人员的社会风尚,建立和谐医患关系。
2014-05-09 10:02:14
- 姚宏文:
二是提高基本医疗素养。将基本医疗素养促进工作纳入医疗卫生机构综合考核和健康促进医院建设工作,采取多种形式切实提高辖区居民获取并利用医疗和基本卫生服务的能力。加强医患沟通,开展患者健康教育,普及合理用药和科学就医知识,提高居民防病就医能力。
三是提高慢性病防治素养。将提高居民慢性病防治素养作为健康教育工作的重点任务。针对目标人群开展心脑血管病、糖尿病、慢性呼吸系统疾病、肿瘤等重点慢性病的健康教育工作,围绕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等生活方式进行干预。
四是提高传染病防治素养。依法加强传染病防治健康教育。宣传传染病防治法律和政策,做好艾滋病、结核病、血吸虫病、病毒性肝炎等重大传染病和流感等重点传染病健康教育工作,提高城乡居民传染病防治素养。
五是提高妇幼健康素养。各级妇幼保健机构、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以及其他医疗卫生机构要将妇幼健康教育纳入日常工作,普及妇幼保健、优生优育、生殖健康知识和技能,提高妇幼健康素养水平,促进妇女儿童和育龄人群合理利用妇幼保健服务。
六是提高中医养生保健素养。将中医养生保健素养作为健康素养促进工作的重要内容,继续推进中医中药中国行——进乡村·进社区·进家庭活动。利用提供诊疗服务时机,普及中医养生保健基本知识和技能。
此外,各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要做好突发事件应急处置、食品安全、精神卫生、地方病和职业病等领域健康教育工作。
2014-05-09 10:02:29
- 姚宏文:
三、落实《规划》的主要活动
国家卫生计生委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四项主要活动,推进落实《规划》的重点工作。
(一)大力开展健康素养宣传推广。
一是组织修订《中国公民健康素养——基本知识与技能(试行)》及其释义,会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共同发布《中国公民中医养生保健素养》。
二是针对影响群众健康的主要因素和问题,建立健康知识和技能核心信息发布制度,完善信息发布平台,加强监督管理,及时监测纠正虚假错误信息。
三是建立居民健康素养基本知识和技能传播资源库,打造数字化的健康传播平台。
四是组织开展健康中国行系列活动。每年选择一个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公共卫生问题作为活动主题。
五是建立一支权威的健康科普专家队伍,组织开展健康科普活动。
六是推进12320、12356卫生计生服务热线建设,打造健康科普平台,传播健康知识,回应群众关切,服务百姓健康。
2014-05-09 10:08:18
- 姚宏文:
(二)启动健康促进县(区)、健康促进场所和健康家庭建设活动。充分发挥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和中央补助地方健康素养促进行动项目的带动作用,落实基本健康教育服务,在城乡基层大力普及健康素养基本知识和技能。
国家卫生计生委制订健康促进县(区)、健康促进场所和健康家庭的标准和规范。每年建设约90个健康促进县(区),健康促进医院、健康促进学校、健康促进机关、健康促进企业、健康社区各200个,每个县(区)建设100健康家庭。建设活动每年覆盖约4000万人,预计到2020年覆盖人口数达3.2亿。
(三)全面推进控烟履约工作。全面推行公共场所禁烟,努力建设无烟环境,推进全国无烟环境立法和执法工作。深入开展全国建设无烟卫生计生系统工作,发挥卫生计生系统示范带头作用。加强控烟宣传教育,创新烟草控制大众传播的形式和内容,提高公对烟草危害的正确认识,促进形成不吸烟、不敬烟、不送烟的社会风气。开展戒烟咨询热线和戒烟门诊等服务,提高戒烟干预能力。加强烟草流行监测与相关研究,为烟草控制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四)健全健康素养监测系统。巩固健康素养监测系统的稳定性和连续性,保证监测数据的科学性和准确性。推进信息化建设,逐步建立健康素养监测网络直报系统,完善试题库和数据库,推广健康素养网络学习测评系统。加强健康素养理论研究,分析不同人群和重点问题健康素养现状和影响因素,提高监测结果的应用。
2014-05-09 10:08:30
- 姚宏文:
此外,还提出落实规划的一系列保障措施,包括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健康促进和控烟履约工作领导协调机制;建立健全以卫生计生行政部门为主导,健康教育专业机构为龙头,以城乡基层卫生计生机构为基础,包括医院和其他卫生计生机构、机关、学校、社区和企事业单位在内的健康促进与健康教育工作体系;加大经费保障力度,注重资源整合,加强督导评估,保证规划有效落实。
关于《规划》的有关情况介绍到这里。下面简要介绍国家卫生计生委作出开展向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先进典型学习活动的情况。
日前,国家卫生计生委印发决定,号召全国卫生计生系统开展向贾永青、贾立群、胡佩兰、徐克成等先进个人和浙江省皮肤病防治研究所上柏住院部医疗队、“最美在基层——2012年度中国人口十佳杰出人物”、2013年“最美乡村医生”等先进群体学习的活动。
2014-05-09 10:08:35
- 姚宏文:
决定指出,向这批先进典型学习,就是要学习他们热爱祖国、忠于职守、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崇高精神;学习他们医者仁心、敬业奉献,守得清贫、耐得寂寞,常年坚持为群众服务、爱群众胜过自己的优良作风;学习他们以德为先、诚实守信、真诚待人、一诺千金的高尚品德;学习他们把群众当朋友,用心沟通、真诚交流,满腔热情地为群众排忧解难。
决定要求,各地要把开展向这批先进典型学习的活动,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活动紧密结合起来,与深入推进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紧密结合起来,通过理论探讨、座谈交流、新闻报道、社会宣传和文艺作品等多种方式,开展卫生计生职业精神大讨论,广泛宣传卫生计生系统先进模范事迹。
关于这些先进事迹欢迎大家到我们网站上了解,同时希望媒体各位加大对卫生计生典型宣传和发掘力度进一步弘扬主旋律,加强正能量。
近期,国家卫生计生委将组织先进典型巡回报告会,继续支持人民网等5家单位联合主办的2013-2014年度“我最喜爱的健康卫士”、“最美在基层:十佳计生工作者”和“群众满意的卫生计生机构”推选宣传活动,进一步发掘和宣传卫生计生系统先进模范事迹,在全社会营造尊医重卫的浓厚社区舆论氛围,积极构建和医患关系。
我就介绍这些,谢谢大家。
2014-05-09 10:12:11
- 宋树立:
下面是提问时间,提问前请通报所在单位。
2014-05-09 10:12:17
- 中央电视台新闻中心记者:
有两个问题。请问姚司长,《规划》中我们看出健康素养水平从2008年的6.48%提高到2012年的8.8%,为何4年时间只提高了2.32%?从提升数据上看,比例不是很大,那我国居民健康素养提升方面还有哪些突出需要解决的问题?
请问宋树立女士,4月30日陕西西安出现了8名儿童接种过期疫苗,虽然相关责任人已经得到了处理,但是这个事件再一次让民众对我国的疫苗安全产生了一些疑虑和担忧。想请问一下中国的疫苗是否安全?对于因为疫苗接种导致的患儿残疾,国家卫生计生委是否有相关措施?谢谢。
2014-05-09 10:12:47
- 姚宏文:
我首先回答第一个问题。健康素养是衡量卫生计生工作和人民群众健康素质的综合性指标,也是一个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综合反映。从国际上来看,我们国家的健康素养是处于比较低的水平。比方说在许多人中间还有一些不健康的生活方式,老百姓对医疗的局限性还缺乏了解。用药和就医都还存在一些误区,这些都是健康素养比较低的表现。所以我们希望通过实施《规划》动员全系统和社会各界采取切实措施来努力提升人民群众的健康素养水平。
你刚才问到从2008年-2012年这四年间,我们算了一下,大概平均每年健康素养水平只提高了0.5%,可能大家感觉比较慢。什么原因呢?主要有几个方面:首先,健康素养是综合性指标,健康素养的提高不同于某一个方面健康知识与技能的提高,而是个人整体健康能力和素质的提高。能力和素质的提高本身就是一个较为缓慢的过程。其次,我们所说的健康素养水平提高体现的是15岁-69岁居民健康素养水平的提高,而不是某一个地区和某一部分人群的健康素养水平,所以年龄跨度比较大,而且各个地方情况也是千差万别的。第三,健康素养是受到多重因素的影响,社会因素包括教育水平、经济水平、社会文化、卫生政策、卫生服务,特别是健康教育服务的提供和使用。个体和群体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了文化程度、性别、年龄、经济状况以及他们本身的阅读理解能力等等,涉及到的领域和部门是非常之多的。
基于以上三个方面的主要原因,可以说健康素养水平的提高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到多个领域、多个部门、多个方面,以及多个人群。这也就提示我们提高健康素养,我们对它应该有一个基本认识,它是具有长期性、艰巨性、复杂性,不可能一蹴而就,必须付出坚持不懈的努力。
2014-05-09 10:13:44
- 姚宏文:
回顾总结国际国内的经验,提高全民健康素养有三条非常关键。第一要让健康融入所有政策,第二要让老百姓真正的意识到自己才是健康的主人,第三要大力加强健康促进与健康教育工作。应当说,我们国家在健康素养的界定、监测、和促进工作等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也积累了一些在国际上可以推广的经验和成果。但是我们国家健康素养促进工作仍然面临着许多挑战,主要体现在居民健康素养水平仍然比较低,其中基本医疗素养和慢性病防治素养尤为薄弱,社会动员还不够广泛深入,健康促进与健康教育的资源不足,健康教育体系建设滞后,控烟履约工作仍面临较大的困难。所以这次《规划》的推出国家卫生计生委想采取一些主要措施,包括进一步完善健康教育促进体系,动员多部门参与健康素养促进工作,同时开展形式多样的健康素养促进工作。还要加强对《规划》落实情况的督导。谢谢。
2014-05-09 10:16:56
- 宋树立:
第二个问题很好,我也很愿意回答,但是我看到刚才很多人举手,一会儿有时间的话我回答你的第二个问题。
2014-05-09 10:20:57
- 中国消费者杂志社记者:
我注意到《规划》活动中有关控烟履约的内容,世卫组织的调查中,中国的控烟一直是垫底的位置,而且在不久前,世界卫生组织敦促中国强化控烟工作,同时建议警示图形上烟包,我特别想了解一下接下来卫生计生委在控烟方面有什么具体措施?
2014-05-09 10:21:21
- 姚宏文:
我可以介绍两个方面的情况。一、现在国家卫生计生委正在按照国务院的要求加强立法调研和草案的起草工作。国务院在立法计划中已经将《公共场所控制吸烟条例》列入立法计划。根据国务院法制办的要求,国家卫生计生委已经完成了法律法规的草案代拟稿的起草工作,目前正在征求国务院有关部委和各省的意见,我们希望能够加快这方面的工作进程。
你刚才讲的关于烟包警示、广告方面相关的工作。关于广告方面的事情,有关主管和立法部门正在广泛征求意见,具体的进展情况可以向有关部门咨询。但我们希望通过这次《广告法》的修订工作,能够有利于控制吸烟,能够有利于维护人民群众的健康水平。国家卫生计生委将配合有关部门来积极推进烟盒包装警示方面的工作。谢谢。
2014-05-09 10:21:46
- 健康报记者:
为何将健康促进区县和健康促进场所、健康促进家庭纳入《规划》指标体系?第二个问题,昨天公布的4月份的法定传染病疫病,手足口病发病病例达到426347例,死亡70例,这个发病明显高于去年同期水平,请问国家卫生计生委对此采取了哪些措施?公众要做哪些防范?近日有媒体报道北京10家设有产科的医院,9家都提供待产包,拒绝产妇将新生儿的自带物品进入医院,医院和采购方被指虚开票据而提取分成。请问这个问题怎么看?
2014-05-09 10:22:01
- 宋树立:
根据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手足口病在今年目前已经进入了高发季节,而且今年的手足口病疫情和去年同期比有比较明显的上升,你看到的数字是准确的,4月份全国手足口病发病42万多例。我们也请教了专家,专家分析手足口病高发有几个主要原因:一是病原体在外界环境当中广泛存在;二是5岁以下的易感人群基数比较大;三是这种疾病隐性感染比例高,所以传播途径是很难以切断的。
国家卫生计生委也注意到疫情的形势,而且非常关注。我们前一段召开了视频会议,印发了通知,全面部署了手足口病防治工作,要求各地加强疫情监测,切实落实各种防控措施,加强健康教育,开展环境卫生整治,同时也要求中国疾控中心加强对地方防控工作的指导和督导。下一步我们会密切关注疫情形势,严格督促落实各项防控措施,最大限度的减少手足口病的发病和死亡。专家也提醒大家,现在已经进入了手足口病发病高峰期,希望通过在座媒体传递给公众一个信息,手足口病可防、可控、可治而且防胜于治。预防的主要措施是:一、要保持家庭环境卫生,婴幼儿的餐具、玩具和其他用品要经常彻底清洗和消毒。二、要培养孩子认真洗手等习惯,不要带儿童到人群聚集、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不要让孩子喝生水,注意营养和休息。三、在目前这段时间,希望家长能够每天检查孩子的手心、脚心、口腔有没有异常疱疹,要注意孩子的体温变化,如果儿童特别是5岁以下的儿童出现了发热出疹这些症状,一定要到正规的医疗机构抓紧就诊。刚才我们和专家也有个小范围沟通,专家提示目前孩子的就诊习惯或者说家长带着孩子就诊的习惯也是亟待要改善的,到一些人群密集、各种疾病比较多的大医院里面很容易造成一些传染性疾病传播。还是要传播更多健康知识,让公众有正确的防范意识和基本防控能力。
2014-05-09 10:28:19
- 姚宏文:
你刚才问的问题我回应一下,为什么这次《规划》中把健康促进区县、健康场所和健康家庭的建设纳入指标体系。健康促进区县、健康促进场所、健康家庭建设为健康促进综合性战略的实施提供了很好的实践平台。它的建设能够促进多部门参与健康促进工作,出台健康促进的政策,建设健康知识性环境,更好地传播健康知识,打造人人关注健康的社会氛围,它是运用综合性策略解决系列健康问题,落实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理念的最佳实践。我们希望能够把健康促进场所、家庭的建设结合起来,全范围推进,在提高人民群众的健康素养和健康水平方面发挥应有的作用。
2014-05-09 10:28:29
- 经济日报社记者:
问一个低价药的问题,昨天发改委出台政策取消了500多种药品的最高零售限价。近年来,为了让老百姓吃上廉价药,国家曾经出台了多项措施几次降低药价,但是市场上出现了低价药买不到,厂家不愿意生产的情况。请问新闻发言人,发改委出台的这一解决方案是否能达到让老百姓吃上廉价药的目的?您怎么看?解决低价药问题的关键是什么?
2014-05-09 10:34:09
- 宋树立:
保证群众临床用药的需求是医改的一个重要目标。今年4月份,卫生计生委、发改委共8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做好常用低价药品供应保障工作的意见》。《意见》中,对于纳入国家和省级低价药品清单的药品,取消政府制定的最高零售价限制,采用一种日均费用标准,日均费用标准从昨天发改委发布的目录当中西药3元、中成药5元,在不超过日均标准的情况下取消了最高的零售价指导价。企业可以根据生产成本和市场供应情况来灵活定价。对于一些临床必需、用量非常少、市场供应短缺的药物要实行国家定点生产和统一定价。这个《意见》中要求各部门通力合作,进一步细化各种方法。你刚才提到的发改委发布的《关于改进低价药品价格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就是落实八部门意见的具体细化方案。我了解卫生计生委还有其他相关部门也都在分头制定细化的落实方案,也会尽快的出台。通过这些意见以及意见的配套文件的制定、实施、落实,保证常用低价药企业愿意生产、医院愿意采购使用、医生愿意开处方、群众愿意用来满足低价药的群众需求。
2014-05-09 10:34:34
- 健康卫士记者:
我看到《规划》中主要内容之一是提高中医养生保健素养,这应该是《规划》中的一个亮点。我们接下来在推行《规划》过程中会有什么具体措施?
2014-05-09 10:34:49
- 姚宏文:
这个问题我们会和中医药局进一步共同研究,如果你感兴趣的话,到时候我们可以就这个方面的问题和中药局一起进行信息发布。
2014-05-09 10:35:12
- 中国医药科学记者:
关于脑死亡和器官移植的问题,去年推出了脑死亡判定标准和技术规范。今年3月份卫生计生委又建立了网上捐献平台。现在很多医生在采访中也说到立法如果不出台,能起到的推动作用是很有限的。我想问问卫生计生委的态度,会不会对脑死亡和器官移植做一个衔接性的管理办法?
2014-05-09 10:35:30
- 宋树立:
2011年4月原卫生部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启动心脏死亡捐献器官移植试点工作的通知》,在《通知》里,附件公布了中国心脏死亡器官捐献分类标准,一共三类,一类是指国际标准化脑死亡器官捐献,二类是心脏死亡,三类是混合的。在脑死亡案例当中,判定脑死亡并用于器官移植有三个条件:一是要经过严格的医学检查后,各项指标符合脑死亡国际现行标准和国内最新脑死亡标准,由认证专家明确判断为脑死亡。二是家属完全理解并且选择按脑死亡标准停止治疗、捐献器官,有一个双方认可。三是同时获得案例所在医院和相关领导、部门的同意和支持。符合这三个方面的标准,就可以判定脑死亡,并且用于器官捐献。这是目前我们国家的规定。相关的标准在卫生计生委的网站上可以查到。
的确脑死亡的法律标准现在还处于在发展过程当中,我们会视情况和相关部门商定来加以推动。但是无论是世界卫生组织确定的器官捐献的原则还是国际惯例,还是我们国家的标准,都不能因为捐献而判定死亡,还是要知情,要达到一定的标准,要获得相关部门的同意。
2014-05-09 10:42:58
- 香港无线电视记者:
我关注到四川出现全球第一宗人类感染H5N6死亡的个案,现在这方面的最新情况如何?之前有专家说过这个病毒本来出现在水禽身上,现在活鸡上也出现了,不排除鸡的基因发生了变化。现在活鸡接受H5N1疫苗的注射可以防止到H5N6吗?跟香港那边的够情况是怎样?谢谢。
2014-05-09 10:43:29
- 宋树立:
正如你所说,我们在不明原因肺炎的监测中,在一个因重症肺炎去世的病例标本中监测出H5N6禽流感病毒核酸阳性,经过中国疾控中心进一步确认为H5N6禽流感病毒,目前专家判定病例是个案,因为病例密切接触人群当中没有检测出阳性也没有出现相应症状。目前专家分析病毒导致人感染和传播的风险还是比较低的,也希望媒体能够更多地传播一些健康知识,如何防控呼吸道的传染病,注意通风换气、合理作息、勤洗手等一些个人卫生习惯,不接触、不制做和食用病死禽,购买鲜活动禽时要注意查看检疫证明。我说的是我的口径,我不是这方面的专家,今天我们请来了中国疾控中心卫生应急中心研究员倪大新,可以请他来做简单介绍。
2014-05-09 10:43:59
- 倪大新:
这个问题再补充一下。我们从四川一例重症肺炎的病例当中分离到H5N6的病毒,经过国家疾控中心流感中心予以确认,这是根据我们检查相关的文献,的确在全球来说是第一次从人的病历当中分离到H5N6病毒。这种病毒以前在德国、瑞典、美国以及台湾曾经报道从水禽鸭和野鸭当中分离到过这种H5N6病毒。但是就我们目前掌握的情况看,他们原来报道的分离的病毒基本上对禽是属于低致病性的,但是这次根据病毒基因的序列分析,最后证明它对禽是高致病性的,所以还是有所差别的。
2014-05-09 10:44:13
- 中央电视台英语频道记者:
在《规划》的保障中有两点,一是独立设立健康教育机构,同时加大经费支持,在经费方面有没有一些具体的数据可以跟我们分享。我看到有增加中央财政、地方财政对这方面的投入,现在的投入是怎样的情况,未来预期要投入怎样大的力度?
2014-05-09 10:54:29
- 姚宏文:
中央财政特别支持健康素养的提升工作。可以介绍一下,关于中央补助地方健康素养促进行动项目,从2012年开始,中央补助地方专项资金2.38亿,2013年是2.44亿,今年至少不会低于去年的水平。在健康素养提升方面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实际上经费投入比刚才那个项目还要多的,我们也特别看重的就是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项目,人均35元,这中间也有一块是专门用于健康教育工作。我们希望通过把这两块的经费用好,现在来看要把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在支持的健康教育工作真正做实。只要按照国家要求做好,一定会对健康素养的提升起到比较大的推动作用。
2014-05-09 10:55:06
- 宋树立:
利用这个时间我回答一下刚才中央电视台所提出的第二个问题。你提到的是我们国家的疫苗安全性问题,还有我们国家对于预防接种不良反应、异常反应的救助问题。
我们国家是个人口大国,建国之初,我国人均寿命35岁,目前达到接近75岁,这个巨大变化有各方面的原因,政治的、经济的、社会的,但是其中传染病的防控能力,特别是疫苗针对性的传染病的控制发挥的作用是不可低估的。在我们国家民间也常说“出了疹和痘,才算解了阎王扣”,我现在查阅一些文件才知道,孩子过百天、过满月是一个庆贺,那时候孩子很容易因为传染病而夭折的。我们国家是人口大国,免疫规划和疫苗必须依靠本国的力量,从60年代开始推行疫苗接种政策,预防接种工作成绩是有目共睹的。举个例子来说,50年代末60年代初我国的麻疹平均年发病率十万分之一千左右,如果不做免疫规划,保持这个发病率到今天,如果不接种,目前每年麻疹会有一千多万,我们国家曾经是乙肝的高流行国家,实行了免疫规划之后,我国肝炎的流行在一般人群中已经从高流行变成中度流行,特别是5岁以下儿童的流行已经成为一种低流行的趋势,这和免疫规划和我们采取的预防接种政策密不可分。这些成绩的取得都是国产疫苗作出的贡献。
2014-05-09 10:55:28
- 宋树立:
目前专家告诉我还没有出现一例由于疫苗的安全问题出现的不良事件。我们国家的预防接种异常反应发生率并不高于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范围,2010年我国疫苗监管系统顺利通过了世界卫生组织的认证。这都说明我们国家疫苗生产、运输、使用的安全性。你说到不管是多么安全总还是有一定数量的异常反应,放在一个个体身上、放在一个家庭身上就是百分之百。所以我们国家也一直高度重视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的处置工作,前几年卫生计生委、教育部等八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做好预防接种异常反应处置工作的指导意见》,对于预防接种异常反应处置工作的组织领导、监测和应急处置、病例救治、康复、调查诊断、鉴定、补偿、后续关怀救助等等提出了明确要求。
按照我们国家现行的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规定,因接种第一类疫苗引起预防接种异常反应需要对受众者予以补偿的,补偿经费由省区市人民政府财政部门在预防接种工作经费中安排。这一次《意见》进一步要求省级财政部门要足额安排补偿经费,并及时拨付。同时鼓励和推进地方通过商业保险解决预防接种异常反应和补偿问题,这也是希望引进和借鉴国际经验,不断完善我国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的补偿机制。这是第一个层面。
下面我们还有一个变化,《意见》中明确要求省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和食品药品监管部门要定期发布本省份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监测信息,并及时公布重大不良事件处置处理信息。这是一个变化,明确的规定各地要定期公布不良反应的信息以及重大事故的信息,这也符合我们国家信息公开的有关要求。作为卫生计生委将进一步督促各地落实指导意见的各项要求。我就回答到这儿。
因为时间关系,最后一个问题。
2014-05-09 10:56:03
-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经济之声记者:
关于低价药的问题,刚才你提到现在八部门都在做相关工作,让大家能够买到低价药。卫生计生委现在主要做哪些工作?进展如何?尤其大家关注的怎么把用药成本纳入到医疗机构的运行成本里面,有没有相关制度和时间安排?药品招标方面是否有改进措施。尤其是大家之前“唯低价是取”可能是个比较大弊端。想请您介绍一下,谢谢。
2014-05-09 10:59:48
- 宋树立:
卫生计生委正在制定相关的落实方案,落实性的文件,这个文件还没有出来,你关心的问题也是我关心的问题,这个文件一旦出来,我们会邀请大家进一步的宣传,让公众知晓,让社会知道,同时也让社会监督我们的工作。总的一个原则,我们要通过刚才所说的《意见》还有相应的配套文件来完善低价药供应和保障体系,让企业愿意生产有积极性,医院愿意采购、配置,医生愿意开处方、患者愿意用,达到这样的目标。你刚才所说的所有问题恐怕不是一个文件能解决的,但是每一个文件都在向着这个方向努力。
感谢大家今天的发布会到此结束,谢谢。
2014-05-09 11:01:21
图片内容:
国家卫生计生委就全民健康素养促进行动规划等情况举行发布会
新闻发布会主持人宋树立
卫生计生委宣传司副司长、新闻发言人姚宏文介绍情况
记者提问环节开始
中央电视台新闻中心记者提问
卫生计生委宣传司副司长、新闻发言人姚宏文答记者问
中国消费者杂志社记者提问
卫计委新闻发言人宋树立答记者问
健康报记者提问
卫生计生委宣传司副司长、新闻发言人姚宏文听取记者提问
中国疾控中心卫生应急中心研究员倪大新答记者问
新闻发布会现场
相关新闻:
- 健康中国“30.04”全民健康行动在京举办(组图)
- 2013年世界卫生报告发布 陈竺出席发布仪式
- 2013年“健康中国行——全民健康素养促进活动”启动 主题是“合理用药”
- 健康中国:卫生计生委发布全民健康素养徐金活动方案
图片大图:
国家卫生计生委就全民健康素养促进行动规划等情况举行发布会
中国网 米杜
新闻发布会主持人宋树立
中国网 米杜
卫生计生委宣传司副司长、新闻发言人姚宏文介绍情况
中国网 米杜
记者提问环节开始
中国网 米杜
中央电视台新闻中心记者提问
中国网 米杜
卫生计生委宣传司副司长、新闻发言人姚宏文答记者问
中国网 米杜
中国消费者杂志社记者提问
中国网 米杜
卫计委新闻发言人宋树立答记者问
中国网 米杜
健康报记者提问
中国网 米杜
卫生计生委宣传司副司长、新闻发言人姚宏文听取记者提问
中国网 米杜
中国疾控中心卫生应急中心研究员倪大新答记者问
中国网 米杜
新闻发布会现场
中国网 米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