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标题
- “陕西省长话民生”网络访谈
活动描述
- 2013年2月21日上午11时许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新闻发布厅举行网络访谈,请陕西省省长娄勤俭、陕西省发改委主任方玮峰、陕西省财政厅厅长张社年、陕西省水利厅厅长王锋接受网络媒体联合访谈,本次访谈以“陕西省长话民生”为主题,并回答网友提问。中国网现场直播,敬请关注!
文字内容:
- 主持人:
各位网友上午好。刚刚结束的新闻发布会上娄勤俭省长给大家介绍了陕西发展的总体情况,在现场很多记者的提问也非常热烈,这种热烈的气氛也感染了今天早上一直守候在直播平台的网民朋友们,他们也想有机会和省长做一个交流,虽然省长很辛苦但是我们还是邀请到娄勤俭省长,同时还邀请了陕西省发改委的方玮峰主任、陕西省财政厅的张社年厅长和陕西省水利厅的王锋厅长和我们一起交流。
刚刚娄勤俭省长有一个小小的遗憾,就是我们发布会现场没有一份陕西的版图,我想在我们这个环节里不需要这个版图了,因为守候在平台的网民朋友都是长期关心和关注陕西发展的,对陕西的情况也比较熟悉,应该说他们心中都有这样一幅图,所以我们的交流相对来讲会比较轻快。
2013-02-21 12:07:00
- 主持人:
在访谈过程中,中国网、新华网、陕西省政府门户网站、西部网等网站也将进行图文直播,陕西发布和西部网的官方微博也将进行微直播,如果网友什么问题想和省长交谈,可以通过西部网的陕西论坛、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就您关心的问题提出来,大家提到的问题也会实时在现场的微博屏幕上反映给省长和各位领导。
早上发布会上省长最后用一个陕北农民的现实生活给我们阐述了省长心里话,前几天我在网上也看到,网友说作为一个陕西人他觉得每天吃一碗泡馍就是幸福生活,这个网友的这种理解您怎么看呢?
2013-02-21 12:08:22
- 娄勤俭:
这种幸福,个人的变化,往好了变也是一种幸福。但是作为普遍来看,是要和社会的进步对应起来。如果说现在大家都在使用互联网了,我们的网速太慢,人家就说不幸福。现在大家都能上起学了,我们那儿有上不起学的就不幸福。这样一看就有公共的特征,比如说大学就业能不能就业,现在我们解决大学生80%一次就业。农民工进城以后,享受城市的生活,作为城市人来讲可能没有什么差距,但是农村人进城以后就面临着住房问题、就业问题、不受人歧视问题,这些都非常重要。所以从公共的情况来看就是要能就业、有房子住,另外能够就医,孩子有学上。从当今来讲,这些都是政府要考虑的。只有把群众关心的事情解决好,才能真正谈得上幸福。现在是从社会的基本层面来谈这个问题,刚才网友说吃一碗泡馍就觉得幸福,如果今天碰到不舒服的事儿可能今天很郁闷。
2013-02-21 12:09:42
- 主持人:
我们谈幸福的时候涉及到不同阶层、不同的历史环境。刚才你也说到现在大量农民工进城务工也在城市找幸福。有一个网友说虽然农民进了城,但是农民工在城里的生活压力也比较大,就业、致富难度也比较大,想回农村的话,农村的环境又不适合他的发展。我们有没有办法让农民在家门口就过上幸福生活,不离故土就能够安居乐业?
2013-02-21 12:12:49
- 娄勤俭:
我曾经也是农民。我为什么大力推介《西京故事》,其中讲到农村孩子上大学的问题,农民工进城问题,他所碰到的矛盾冲突是具有代表性的,我建议这位网友看看秦腔现代戏《西京故事》。
作为政府来讲,从历史发展阶段来看,正式推动工业化、城镇化过程中,这是一种大趋势。农村人要进城,这是一种自然规律。我们要及时发展好,现在农民已经在城里打了一份工,他能不能住下来,能不能不受歧视。我们要推进他在城里享受城里人一样的待遇,比如说户籍管理问题等等,我们希望促进他们在城里能够稳得住,比如异地高考问题现在很热,全部放开能不能行,现在可能还做不到,我们的信息化水平达不到。比如说我的身份证是北京的,我到陕西这么久,陕西就不知道你的流向,因为设计的时候就没有这方面的考虑,因此一系列的问题都有待改善和改进。
2013-02-21 12:13:52
- 娄勤俭:
你刚才谈到就业安置的问题。我们注意到一个现象,陕西出去打工的回流人员现在相当多,有一些到深圳打工的到商洛办企业,本来他们是农民工打工回来,然后又组织了一个工厂,又把人留下来。他为什么回来呢?在那里雇工成本高,另外他也信得过,他学习了一些技能,组织了销售线条,他回到家乡创业,也带动了当地乡亲和他一起打工,这是自然回流现象。
政府现在推动了避灾移民搬迁、重点工程建设都在考虑当地人民住得下、稳得下的问题。虽然这样一些措施,保障性住房、养老保险覆盖、医疗保障,大家可能会问能不能先看病后报销,现在可能做不到,实事求是讲我们朝着这个方向努力。另外,在这儿看病,能不能异地报销呢?它是社会管理的水平还达不到,毕竟我们是欠发达省份,这是客观现实,大家一定要根据省情来考虑这个事情,我们要努力做好这个事情。
2013-02-21 12:16:30
- 主持人:
应该说让愿意进城的农民能够找到幸福,让愿意留在家里的农民也能够安居乐业。我们都在给不同的人找幸福。早上我们也谈到陕西一项重要工程移民搬迁工程,新华网网友关注到方主任以前在陕南工作时间比较长,请谈谈这些移民搬迁出来的居民,他们的幸福生活是怎样的?我们还有什么办法办法他们找幸福?
2013-02-21 12:18:17
- 方玮峰:
首先,非常感谢这位网友对这个问题的关注,我确实在陕南工作过几年时间。我们省委、省政府根据我们的实际情况,特别是考虑到一部分群众生活在灾害高发区域,这些区域也是生产生活条件比较差的区域,可以讲一方水土能活一方人,但是一方水土富不了一方人。特别是2010年陕南遭遇了自然灾害,山洪灾害造成将近200人死亡的事故,所以陕西省委、省政府下决心移民搬迁,大概涉及270多万人。首先这部分群众从地质灾害较多、生态条件较差的地区搬出来就是一件幸福的事情。省委、省政府筹措资金让群众搬出来,在搬迁过程中也充分尊重群众的个人意愿,选择自愿搬迁。通过综合措施,使群众搬出来以后稳得住、能致富。群众要进一步幸福关键是稳得住、能致富,经过这两年的探索,我们省把移民搬迁和小城镇建设、保障性住房建设、农民进城产业园区建设结合起来,使他们转移到二、三产业就业,使他们有稳定的收入,同时通过加大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水平,对我们这些群众进行培训,使他们有能力创业,通过支持这些群众创业,使他们过上更富的生活。就业解决基本问题,创业解决富裕问题。通过使群众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较好地提高了群众的幸福指数。
2013-02-21 12:19:28
- 主持人:
这也是陕西近年来把两个80%用于民生上的大事。民生工程的投入这个钱花的值很划算。说到花钱就问问张厅长,陕西未来继续把两个80%用于民生,早上的时候有腾讯网友就在问老说这两个80%,感觉很笼统,这两个80%具体怎么分配群众才能保证这些钱真正花在老百姓身上?
2013-02-21 12:26:23
- 张社年:
2013年,省财政新增安排146.5亿元用于改善民生,占全部省级新增安排资金的80.2%。这些资金将重点用于增加教育、医疗、卫生、就业、保障性住房、移民搬迁等方面的投入,同时,加大对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医疗保险、新农合等社会保险的财政补助投入,加快实现人群全覆盖。
民生工作是政府工作的底线,也是财政保障的底线,为确保这些资金真正用于老百姓,在资金分配和投向上,首先保证已有民生项目资金的落实,把群众最关心、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作为重点,在提高标准、扩大覆盖面上下功夫。在制度保障上,推进民生工作由“保基本、广覆盖”向“重统筹、建机制、可持续”转变,逐步实现民生政策的城乡统一、区域统一。在资金监管上,加强对资金使用情况的监督检查,确保各项民生工程资金及时足额到位,确保各项补助资金及时发放到老百姓手中。
2013-02-21 12:27:13
- 主持人:
今年娄省长工作报告提出三个翻番:GDP翻番、财政收入翻番、居民收入翻番。中国网的网友提出陕西作为欠发达省份,为什么这个时候有这样的底气提出这样的目标?要想实现这个目标,陕西还有哪些工作要做?
2013-02-21 12:28:48
- 娄勤俭:
三个翻番。首先从国家层面看,十八大提出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有两个翻一番。我们省是欠发达省份,它的平均数据和国家比是有差距的,不但和发达地区比、和平均数比我们还有差距。所以我们不翻番必然还会落后,虽然我们增长快,但是绝对数还在拉大,所以我们必须在一个五年翻番才能赶上这样的水平,所以省委确定了要够格建成小康。从压力上来看就是压力,但是压力就是动力。陕西现在的发展基础已经有一些具备,省委提出要经济强、科技强、文化强、百姓富、生态美的目标。这个目标的实现,比如说经济发展的要求,GDP要翻一番,保持不掉队,我们现在是第16位,我们和第15位比相差一千多亿,所以是很脆弱的,稍不注意就会掉下来,所以我们要加快发展、稳定发展。
2013-02-21 12:29:36
- 娄勤俭:
能源化工产业,产业链比较完善,如果我们完善了的话就会带来很大的收益,我们有这样的基础。科教,科学技术从技术变成产品、变成产业,做好了也会带来好的效益。我总说,陕西是中国北方的最南方,在技术发展趋势上互联网带动了经济社会的发展,资金流、信息流可以通过互联网,缩小了地区的差距,但是物流是逃不了的。原来我们做的不是很好,现在一些企业家已经认识到了物流的优势,如果物流发展起来又带动服务业的发展。当然还有传统的航天航空,“运20”试飞成功,这也是振奋人心的消息。TD-CDMA的原创技术就是陕西产业园,所以电子通信技术我们省也是很高的。
另外文化优势,我们要挖掘好,保证社会服务的前提下要保证事业的发展、产业的发展,文化产业也可以形成支柱产业。所以说其势已成、其时已至,有这样的势能如果不转成动能那是静态的,不能产生效益。如果贻误战机将错失发展机会,到了发展的时候不发展是不行的,只有保持12.5%的发展速度才能赶上全国的速度,我们要努力才能达到的指标。我们要跳起来摘桃子,大家有压力,压力就是动力,动力要变成我们自己的自觉性,提升自身动力促进发展。
2013-02-21 12:31:58
- 主持人:
我们虽然是欠发达省份,但是我们不想再当欠发达省份,所以我们要翻番,而且我们有实力有能力翻番。说到三个翻番,网民朋友更关心最后一个翻番,居民收入的翻番。今日有媒体报道说过春节之后,小吃又涨价了,一个肉加馍卖到十几块,都说经济发展很快,可是老百姓在钱袋子在上总是显不出来,也有人抱怨经济增速了,为什么收入和物价成了反比?请问省长如何看网友的这些抱怨。
2013-02-21 12:35:22
- 娄勤俭:
数据统计是根据统计法规定进行的,这个数据在每个个体案例上是不太一样的。一个个体是100%,但是整个群体来讲可能是多少分之一,所以这样感觉不一样。我们的压力到在哪儿?压力大在第三个翻番。大家说的感觉也是对的,确实我们要想办法提升大家的收入。去年我们进行了一个调研,出台了一个政策,特别是提升森工、食品、纺织行业的收入。一共干一个月不到一千块钱,对于他们来讲,平均收入都没到。所以我们通过调整税收、增加补贴以保证收入增加,但是这种增加只是增加一部分,而且度要很好地把握。
推动经济的发展,公平和效益要兼顾。一次分配中要推动企业促进发展,还要保证效益。为什么两个80%保证民生?就是要二次分配中解决公平问题,但这对于一个企业来讲,有的收入高、有的收入低是肯定的。我们的政策指向主要是解决最低的部分。比如这次电费改革,实行的就是阶梯电价,大家多用电多付钱。但是如果低收入者增加一点电费就不得了,所以我们想的办法是补钱,这也增加了低收入人群的收入。
2013-02-21 12:36:41
- 娄勤俭:
谈到物价的问题,我们关心的是哪部分呢?物价上涨确实有全国的因素和我们省的因素,物价总水平年涨幅我们定在4%左右,如果三个月超过4%就要对低收入人群进行补贴。中央了解了陕西的政策以后进行了推广。我们的面比国家出台的还大,大学生本来就钱少,物价上涨对他们影响最大,所以连续超过三个月涨4%就给他们补贴。我们让发改委专门监测,只要物价上涨到一定程度,一定要保证低收入人群尽量少受影响。但是对于企业来讲,我们还要注重公平和效率的平衡。
2013-02-21 12:43:24
- 主持人:
其实网友们还是希望在一次分配的时候,特别是拿工资的时候就能更多地见到真金白银,工资能快速涨起来。关于收入分配,个人收入增长的突破难点在哪里,请问方玮峰主任有什么补充?
2013-02-21 12:46:59
- 方玮峰:
大家对这个问题都比较关注,国家前一段时间已经出台了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若干意见。对陕西来讲,重点的是要扩大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例。我们陕西的GDP排在全国第16位,我们的城镇居民收入排在 第18位、农民可支配收入排第26位。最根本的一条是加快把陕西经济总量做大。一是加快推进产业升级,二是加快推进城镇化。老百姓收入水平低,很重要的一条是大家没有在更高层次上就业,一部分人还没有转移到二、三产业就业,靠农业收入不可能让所有人过上幸福生活。所以根本还是要把更多人转移到二、三产业。三是千方百计鼓励创业,就业是解决基本工资问题,真正要富裕起来还是要有更多的经济实体成长起来,通过进一步发展民营企业,落实国务院新36条,把创业主体丰富起来,进一步提高群众收入水平。
2013-02-21 12:49:08
- 主持人:
网友朋友想多挣点钱的想法也很朴素,毕竟过日子花钱的地方很多,比如住房、看病。有网友提出陕西这几年的保障房建设工作可圈可点,但是盖保障房要花大量的钱,这大笔资金从哪儿来?以后还有钱继续盖吗?
2013-02-21 12:57:52
- 张社年:
我省保障性住房建设任务量,连续两年居全国前列,2011年47.43万户,位居全国第三;2012年 43.6万户,位居全国第二。为确保资金落实,我们采取“争取中央一块、省级补助一块、市县配套一块、市场融资一块”的方式,来确保保障性住房资金需求。据统计,去年争取中央资金71.7亿元;省上通过调整支出结构、调剂政府性基金、整合专项资金、发行地方政府债券等方式,筹集资金40.5亿元;市县通过预算安排、提取土地出让金和住房公积金收益等方式,落实配套资金48亿元;省财政注资10亿元,与省属大型企业共同组建保障性住房融资平台,取得银行贷款80亿元。通过以上方式,共计筹集资金250亿元。今年,我们将继续采取上述几种筹资方式,加大力度确保保障性住房建设资金的需要。
2013-02-21 12:58:25
- 主持人:
网友大海说我是一个县上的机关公务员,工作15年了,目前廉租房、公租房都是面向低收入群体的,但是像我们每个月有两千块钱收入的,总是享受不到。想问省长建了这么多的保障房,为什么很多低收入人群还是享受不到?总听媒体报道有富人开豪车,住保障房的问题。
2013-02-21 13:02:07
- 娄勤俭:
原来棚户区改造也是保障性住房,现在保障性住房是保障低收入人群。我们为什么抓住这个推进发展,主要是低收入人群太多了。现在要保证建好房、分好房,有一个公平性的问题。省里进行全面调研、清理,就是要把低收入人群建立档案,让所有低收入人群都有盼头。但是房子的建设有一个过程,要分给谁,需求大、供给小,这样分配就存在一个公平性问题,现在是根据低收入人群情况排好队,就看你哪年能拿到房,你能够进入排队序列,如果你属于这样的对象没有统计进去,就是调查的时候被漏掉了,如果你适合这个条件就要赶紧补进去了。现在网上五年的分房方案已经公开,也便于大家监督,富豪开豪车去住保障房,可以通过网上检举,我们网络也有这样的功能,希望网友帮忙。不是应该享受保障房的享受了保障房,我们一定会把他揪出来,因为需要保障公平性。
2013-02-21 13:10:51
- 主持人:
我们今天一直在谈幸福。刚才有网友提到,我们说到住有所居、病有所医,要让百姓感到幸福,不仅要解决住房、看病的问题,还有要有好的空气、清洁的水。网友小李飞刀说希望省长关注空气的治理,有没有什么办法给大家办法提供更多的蓝天、更好的空气?
2013-02-21 13:15:41
- 娄勤俭:
这个事情对于政府来讲,必须要保证空气的清新和环境的美丽、干净。我们生活在这个地方都有责任做好。不要说作为政府,作为我们居住的每个人都应该做好这件事情。现在陕西的空气,特别是西安雾霾天气的问题,我们也是率先公布PM2.5指标的。在发展和环境保护上怎么平衡呢?现在我们的态度是如果对污染严重的,宁肯牺牲GDP也要保障我们的环境友好、生态美丽。西安这个地方有地理条件的因素,空气流通不是很好,这就更要求我们减少废气排放、灰尘排放。现在我们也在研究影响雾霾天气最大的原因是什么?现在看来,一部分是建筑粉尘、汽车尾气,还有烧煤问题等。西安几年前已经提出不准烧煤锅炉了,但是现在还有。所以那次我在政府会议上提出来让人检举,谁用烧煤锅炉就坚决换掉。陕西本身有天然气是能够保障供暖的,将来除了集中供暖的保障电厂烧煤,其他一律不准再烧煤了。
2013-02-21 13:16:21
- 娄勤俭:
另外在冬天,空气扩散不是很好,因此建筑工地要加强管理,现在正在研究标准,必须减少空气中的扬尘。同时也在考虑汽车的汽油达标问题,这个达标费用就要增加。今天也是借这个机会让大家理解,我们出台这些政策可能有时候给大家也带来了不方便,比如放鞭炮的问题,今年有老教授给我建议能不能不放鞭炮,我们现在虽然通过规定了什么时间放来缓解这个问题,但要彻底杜绝还要依靠法律法规的约束。保护这一片蓝天需要我们每个人共同行动起来。
我们很多水利工程,王锋厅长是付出了很多辛苦的,比如说渭河的治理,渭河这一条线将来可能是我们的城中河,渭河治理好也是保证空气清新的重要方面。同时还有在渭南建设蓄治洪区,西安建昆明湖,这些水利工程建设起来也会改善我们的空气质量。这些工作需要我们一步一步来实施,进而给大家提供更多的蓝天,更好的空气。
2013-02-21 13:19:53
- 主持人:
今天早上,省长除了介绍陕西的经济社会发展总体情况外,还特别介绍了陕西的水利工程建设情况。对于陕西的水,外地朋友一直非常关心,关于这个问题给王厅长提出的问题比较多。新华网的一位网友说作为水资源并不充分的省份,陕西提出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这个制度会不会变成一句口号落实不到位?我关注到陕西在进行水利现代化建设,请王厅长具体谈谈水利现代化建设的问题。
2013-02-21 13:25:32
- 王锋:
这是一个很好的问题。水利现代化是社会现代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十八大提出要建成小康社会。在陕西这个地方要实现水利现代化是一个必然要求。水利现代化从主旨上来说,一个是服务民生建设,通过水利现代化改善陕西的生态环境;二是改善民生,特别是保证民生供水安全,三是通过水利现代化服务于陕西经济社会发展。另一个核心内容是江河之治。陕西有江有河,一是汉江,这是长江流域,二是渭河,三是黄河,三条河流贯穿着陕西全境,所以江河之治是水利现代化工程建设的核心。
现在我们实施的水利现代化大型工程其一就是引汉济渭工程,这是陕西历史上最大的调水工程,其具体内容就是在陕西境内汉江的一个支流上调水。2020年前调水5亿方,到2050年前调水15亿方,调水主要是弥补关中地区的缺水,通过水资源的置换,解决陕北能源化工基地的用水问题,这是工程的第一个主要内容。第二是渭河整治。渭河是陕西人民的母亲河,它孕育了华夏文明。渭河的整治不仅陕西人关注,全国人都在关注。人们研究中国的历史上注重研究长安文化历史,而研究长安文化历史则注重研究渭河历史。渭河对陕西人民既带来了福祉,也带来了一系列的灾难。今天有记者提到2003年8月渭河的一场洪水灾难,几十万人受灾。
2013-02-21 13:27:36
- 王锋:
从2011年开始,陕西省委、省政府下决心整治渭河,因为这个工程量太大,静态总投资248亿,动态总投资600多亿。工程启动实施后,进展速度超出预期、工程建设效果超出预期,人民群众赞成和支持的程度也超出预期。第三是东庄水库,今年正月十五,陕西省委、省政府要举行建设动员会,这个水库是陕西历史上最大的一个水库,它的意义在于一是可以保证渭河的安澜,从而也保证了黄河的安澜。建成以后改变了缺水地区、干旱地区的水环境,它的库容量是30多亿方。还有一个水利现代化建设内容就是汉江综合整治,它的重要意义就在于保证一江清水送北京,保证水质的优化,保证汉江两边人民群众的生活品质的改善。与此同时,我们还要建设七座大型水库,这些就是我们水利现代化建设的主要内容。此外,我们将更加重视水资源的体制机制问题,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实现水资源和谐合理利用。
2013-02-21 13:32:43
- 主持人:
正是因为有了引汉济渭工程,关中地区未来水资源能够有保障。西安市也提出再次实现“八水绕长安”的愿景,但是有网友担心,做这样的城市水工程,会不会造成新一轮的水资源污染和浪费?
2013-02-21 13:36:52
- 王锋:
从古长安的历史上看,各种教科书和历史研究中都有“八水绕长安”的记载。但随着工业社会的经济发展,这八条河流的水量都有一定的减少。“八水润西安”的一个核心是首先要尽力恢复这八条河流的水生态,二是减少这八条河的水污染,三是把这八条河的水灵动起来,与西安国际化大都市建设结合起来。网友提出恢复“八水绕长安”,我们从规划开始就关注了这个问题,相信实施过程中能够很好地解决网友担心的这个问题。
2013-02-21 13:38:04
- 主持人:
感谢省长和各位领导通过西部网和大家在微博上交流,省长也一直非常关心微博平台。有网友在微博上提出的问题比较尖锐,政务微博是很关键,但是如果做得不好,可能成为了聋子的耳朵,省长对网友的这个意见怎么看?您觉得陕西的政务微博怎么才能做得更好?
2013-02-21 13:44:49
- 娄勤俭:
微博上,现在开通陕西政务微博,每个厅局都在做一些发布。我们注意到一些问题,政府出了很多很好的政策,这些政策如何执行到位,如何不走样,如何真正起到效果。原来是靠文件的方式传递,老百姓不知道。现在通过微博的方式,进行陕西发布,我们发布出来,百姓就能够看见政策,就知道该怎么办。如果哪个政府人员没有这样办,违背了政府的意愿,百姓也可以反映并进行处理。所以一方面是政策的宣讲和政策的发布,工作上的一些部署,另一方面也要倾听微博上百姓的声音。最近我们也在回答微博上提出的意见,能回答的尽量回答,当然微博这么多不可能全部回答。但对于我们省具有典型性的问题书记和我都要看,都要研究,这样的沟通非常重要。
我注意到网友提到一个问题,希望政府要乐于听不同意见或者批评政府的意见。我非常希望大家来批评,帮助我们改正错误。人不可能没有错误,包括政策,也可能这个政策注意了一个方面,可能没有考虑那么周全忽略了其他的问题,这些方面都可以提出意见来,这样便于我们进行改正。刚才讲到保障性住房,虽然我们尽了很多努力,想办法做好,全公开,但还是有不周全的方面。请网友帮助我们揪出那些不符合申请保障性住房条件的人,把这个工作做好。
2013-02-21 13:45:31
- 娄勤俭:
另外希望网友们注意,有的办事办不好,不等于政府没有去做,而是执行政策的人没有落实好,那是这个人的问题,是他没有执行政府的政策,是政府工作人员的失职。比如说分房的政策都出台了,但是下面没有办,那是具体办事人的失职,所以就得想办法在那儿解决。但是如果政府政策不合适,我们也可以随时沟通,欢迎大家提意见,什么意见我都能听得进去。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所以不怕批评,有错就改,错了就要纠正。
2013-02-21 13:51:23
- 主持人:
娄勤俭省长到陕西以来和网民们的交流非常频繁,接受网络媒体的专访也是第一次。新的一年刚刚开始,今天娄省长有没有什么话对微博平台上整整守了一上午的网友说?
2013-02-21 13:55:47
- 娄勤俭:
感谢网友,这也是对陕西经济社会发展的关心、关爱和支持。你们既是参与者、实践者,又是见证者。
今天,我们在这儿代表陕西省政府发布的一些经济社会发展和水利建设情况,这些也是我们的想法,如果哪些地方做得不对,请给我们提出宝贵意见,让我们的工作做得更好。网友们也很辛苦,平时要跟我们全面的见面比较少,希望将来随时提意见,通过网络,需要的时候我们可以不定期的和大家交流,希望网友们对陕西的发展充满信心,我们一定要把我们的家乡建设好。
2013-02-21 13:56:28
- 主持人:
现在已经是一点钟了,虽然微博平台不停地有网友提出问题,但是由于时间关系今天的访谈就到此结束,以后这样的机会还会有更多,以后陕西省政府和大家沟通的渠道也会更多,可能以后我们交流的距离还会更近。感谢各位领导,我们期待下一次见面,再见!
2013-02-21 13:58:05
- 娄勤俭:
谢谢,再见!
2013-02-21 13:58:50
图片内容:
“陕西省长话民生”网络访谈现场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新闻发布厅举行“陕西省长话民生”网络访谈
陕西省省长娄勤俭接受网络媒体联合访谈
陕西省省长娄勤俭回答网友提出的问题
陕西省发改委主任方玮峰接受网络媒体联合访谈
陕西省财政厅厅长张社年回答网友提出的问题
“陕西省长话民生”网络访谈
陕西省水利厅厅长王锋接受网络媒体联合访谈
陕西省省长娄勤俭回答网友提出的问题
中国网现场直播“陕西省长话民生”网络访谈
“陕西省长话民生”网络访谈吸引众多媒体关注
“陕西省长话民生”网络访谈
相关新闻:
图片大图:
“陕西省长话民生”网络访谈现场
中国网 张琳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新闻发布厅举行“陕西省长话民生”网络访谈
中国网 张琳
陕西省省长娄勤俭接受网络媒体联合访谈
中国网 张琳
陕西省省长娄勤俭回答网友提出的问题
中国网 张琳
陕西省发改委主任方玮峰接受网络媒体联合访谈
中国网 张琳
陕西省财政厅厅长张社年回答网友提出的问题
中国网 张琳
“陕西省长话民生”网络访谈
中国网 张琳
陕西省水利厅厅长王锋接受网络媒体联合访谈
中国网 张琳
陕西省省长娄勤俭回答网友提出的问题
中国网 张琳
中国网现场直播“陕西省长话民生”网络访谈
中国网 张琳
“陕西省长话民生”网络访谈吸引众多媒体关注
中国网 张琳
“陕西省长话民生”网络访谈
中国网 张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