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标题
- 国新办:2015年前三季度国民经济运行情况
活动描述
-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定于2015年10月19日(星期一)上午10时在国务院新闻办新闻发布厅举行新闻发布会,请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司长盛来运介绍2015年前三季度国民经济运行情况,并答记者问。中国网现场直播,敬请关注!
文字内容:
- 国务院新闻办新闻发言人 胡凯红:
女士们、先生们、记者朋友们:
大家上午好!欢迎出席国务院新闻办新闻发布会。
我是国务院新闻办新闻发言人胡凯红。今天,我和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盛来运先生向大家介绍2015年前三季度国民经济运行情况。
今年以来,面对世界经济复苏不及预期和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困难局面,党中央、国务院立足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科学统筹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实施有效的区间调控、定向调控、相机调控,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积极增加公共产品和服务供给,经济运行总体平稳,呈现稳中有进、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
一是有效应对下行压力和市场风险,主要经济指标继续运行在合理区间。二是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着力打造发展新引擎和支撑平台。三是加快培育经济增长新动力,产业结构调整亮点纷呈。四是统筹推进“三大战略”和新型城镇化,新的增长点、增长极、增长带逐步形成。五是扎实推进体制机制创新,改革开放的步子快、步子稳。六是努力增加公共产品和服务有效供给,经济发展成果不断惠及民生。总的来看,我国在保持经济平稳增长的同时,实现了城乡就业增加、消费物价稳定、居民收入同步增长、生态环境改善和经济结构优化。面对多重困难和多重挑战,能够取得这样的成绩,实属不易。
当前,国内外环境依然复杂严峻,我国经济正处在新旧动能转换的艰难进程中,但经济运行整体平稳趋势没有改变。下一步,我们要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各项决策部署,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开放,坚定不移地加快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坚定不移地打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和增加公共产品、公共服务“双引擎”,为经济保持中高速、迈向中高端奠定坚实基础。我们有条件、有能力、有信心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
我就先介绍这些情况。下面,请盛来运先生具体介绍一下前三季度国民经济运行情况。
2015-10-19 09:58:17
- 盛来运:
各位媒体朋友,大家上午好,很高兴再次和大家见面。时间过得真快,不知不觉三季度就到了,按照惯例,我还是先向大家发布主要指标的一些数据,然后回答大家的问题。
2015-10-19 09:58:57
- 盛来运:
前三季度,国民经济运行总体平稳。
初步核算,前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487774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6.9%。分季度看,一季度同比增长7.0%,二季度增长7.0%,三季度增长6.9%。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39195亿元,同比增长3.8%;第二产业增加值197799亿元,增长6.0%;第三产业增加值250779亿元,增长8.4%。从环比看,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增长1.8%。
2015-10-19 10:00:26
- 盛来运:
一、农业生产形势较好
全国夏粮总产量14107万吨,比上年增加447万吨,增长3.3%;早稻总产量3369万吨,比上年减产32万吨,下降0.9%;秋粮有望再获丰收。前三季度,猪牛羊禽肉产量5896万吨,同比下降1.3%,其中猪肉产量3828万吨,下降3.6%。
二、工业生产缓中趋稳
前三季度,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6.2%,增速比上半年回落0.1个百分点。分经济类型看,国有控股企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3%,集体企业增长1.7%,股份制企业增长7.5%,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增长3.5%。分三大门类看,采矿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3%,制造业增长7.0%,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长1.7%。分产品看,565种产品中有288种产品产量同比增长。前三季度,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销率达到97.5%。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出口交货值86187亿元,同比下降1.1%。9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7%,环比增长0.38%。
1-8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37663亿元,同比下降1.9%。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每百元主营业务收入中的成本为86.13元,主营业务收入利润率为5.38%。
2015-10-19 10:01:46
- 盛来运:
三、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回落
前三季度,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394531亿元,同比名义增长10.3%(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2.0%),增速比上半年回落1.1个百分点。其中,国有控股投资125201亿元,增长11.4%;民间投资255614亿元,增长10.4%,占全部投资的比重为64.8%。分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11007亿元,同比增长27.4%;第二产业投资162189亿元,增长8.0%;第三产业投资221335亿元,增长11.2%。从到位资金情况看,前三季度到位资金417717亿元,同比增长6.8%。其中,国家预算资金增长20.5%,国内贷款下降4.4%,自筹资金增长8.2%,利用外资下降26.2%。前三季度,新开工项目计划总投资299822亿元,同比增长2.8%。从环比看,9月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增长0.68%。
2015-10-19 10:02:06
- 盛来运:
前三季度,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70535亿元,同比名义增长2.6%(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4.2%),增速比上半年回落2.0个百分点,其中住宅投资增长1.7%。房屋新开工面积114814万平方米,同比下降12.6%,其中住宅新开工面积下降13.5%。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82908万平方米,同比增长7.5%,比上半年加快3.6个百分点,其中住宅销售面积增长8.2%。全国商品房销售额56745亿元,同比增长15.3%,其中住宅销售额增长18.2%。房地产开发企业土地购置面积15890万平方米,同比下降33.8%。9月末,全国商品房待售面积66510万平方米,同比增长16.4%。前三季度,房地产开发企业到位资金90653亿元,同比增长0.9%。
2015-10-19 10:02:23
- 盛来运:
四、商品销售稳中有增
前三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16080亿元,同比名义增长10.5%(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0.5%),增速比上半年加快0.1个百分点。其中,限额以上单位消费品零售额101089亿元,增长7.5%。按经营单位所在地分,城镇消费品零售额185843亿元,同比增长10.3%,乡村消费品零售额30237亿元,增长11.7%。按消费形态分,餐饮收入23071亿元,同比增长11.7%,商品零售193009亿元,增长10.4%,其中限额以上单位商品零售94926亿元,增长7.5%。9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名义增长10.9%(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0.8%),环比增长0.87%。
前三季度,全国网上零售额25914亿元,同比增长36.2%。其中,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21510亿元,增长34.7%,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为10.0%;非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4404亿元,增长43.6%。
2015-10-19 10:02:36
- 盛来运:
五、进出口同比下降
前三季度,进出口总额178698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7.9%。其中,出口102365亿元人民币,下降1.8%;进口76334亿元人民币,下降15.1%。进出口相抵,顺差26031亿元人民币。9月份,进出口总额22241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8.8%。其中,出口13001亿元人民币,下降1.1%;进口9240亿元人民币,下降17.7%。
六、居民消费价格基本稳定
前三季度,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1.4%,涨幅比上半年扩大0.1个百分点。其中,城市上涨1.5%,农村上涨1.3%。分类别看,食品价格同比上涨2.3%,烟酒及用品上涨1.6%,衣着上涨2.9%,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上涨1.1%,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上涨1.8%,交通和通信下降1.8%,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上涨1.5%,居住上涨0.7%。在食品价格中,粮食价格上涨2.3%,油脂价格下降3.7%,猪肉价格上涨7.7%,鲜菜价格上涨6.9%。9月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1.6%,环比上涨0.1%。前三季度,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同比下降5.0%,9月份同比下降5.9%,环比下降0.4%。前三季度,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同比下降5.9%,9月份同比下降6.8%,环比下降0.6%。
2015-10-19 10:03:39
- 盛来运:
七、居民收入保持较快增长
根据城乡一体化住户调查,前三季度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367元,同比名义增长9.2%,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7.7%,比上半年提高0.1个百分点。按常住地分,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512元,同比名义增长8.4%,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6.8%;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297元,同比名义增长9.5%,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8.1%。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数14460元,同比名义增长10.2%。三季度末,农村外出务工劳动力总量17554万人,与上年同期基本持平。三季度,外出务工劳动力月均收入3052元,同比增长9.1%。
2015-10-19 10:03:50
- 盛来运:
八、经济结构持续优化
产业结构继续优化。前三季度,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51.4%,比上年同期提高2.3个百分点,高于第二产业10.8个百分点。内需结构进一步改善。前三季度,最终消费支出对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的贡献率为58.4%,比上年同期提高9.3个百分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进一步缩小。前三季度,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快于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个百分点,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倍差2.83,比上年同期缩小0.03。节能降耗继续取得新进展。前三季度,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同比下降5.7%。
2015-10-19 10:04:05
- 盛来运:
九、货币信贷平稳增长
9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135.98万亿元,同比增长13.1%,狭义货币(M1)余额36.44万亿元,增长11.4%,流通中货币(M0)余额6.10万亿元,增长3.7%。9月末,人民币贷款余额92.13万亿元,人民币存款余额133.73万亿元。前三季度,新增人民币贷款9.90万亿元,同比多增2.34万亿元,新增人民币存款13.00万亿元,同比多增1.93万亿元。前三季度,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11.94万亿元。
2015-10-19 10:04:24
- 盛来运:
以上是前三季度国民经济主要指标的数据,下面我也很乐意回答大家的问题。
2015-10-19 10:05:32
- 胡凯红:
下面开始提问,提问前请通报一下自己所在的媒体。
2015-10-19 10:05:59
- 中央电视台记者:
有两个问题。第一,三季度GDP增速为6.9%,跌破了7%,请问原因是什么?这个增速也是2009年第二季度以来GDP首次破7%,您怎么看?
2015-10-19 10:06:31
- 盛来运:
谢谢你的提问。三季度GDP增长6.9%,下到7%以下,但是只下降0.1个百分点,应该说还是在7%左右。至于三季度的增速为什么小幅回落,我想,主要的原因还是进入三季度以后,国际和国内经济金融形势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新问题。
首先,从国际层面来看,世界经济的复苏是不及预期的,前段时间,像世界银行、货币基金组织等国际机构都纷纷下调了世界经济增长的预期,普遍下调了0.2到0.3个百分点。另外一个因素,从国际层面来观察,美国的加息预期进一步强化,造成世界大宗商品的价格、股市、汇市出现大幅动荡,许多国家货币出现进一步贬值,这样加大了中国出口的压力。所以三季度我国的对外出口是-5.6%,降幅比二季度扩大了2.6个百分点,所以三驾马车中出口的下行压力是加大的。
从国内的情况来看,主要是我们国家仍处在结构调整的关键阶段,传统产业不仅在去库存,而且在实实在在地去产能,钢铁、水泥、建材这些传统产能过剩行业的增速都出现了下滑。前三季度,粗钢产量下降了2.1%,水泥产量下降了4.7%,短期来讲对工业下行产生了压力。另外还有一个因素,前期增长比较快的,像汽车、手机这些行业,受市场容量限制,进入了调整期。
所以国际层面的因素和国内层面的因素相互叠加,加大了三季度经济下行的压力,这是三季度经济增长速度有所回落的主要原因。
2015-10-19 10:07:04
- 盛来运:
至于怎么看待增长速度下到7%以下。我们总的看法是,虽然经济增速略有回落,但是总体平稳的基本面没有变,稳中有进和稳中向好的态势没有变。为什么这样说呢?首先,经济运行仍在合理区间。刚才我讲到,增长指标虽然有所回落,但是还是在7%左右。就业指标总体表现还是不错的,前三季度新增就业超额完成全年的计划目标。9月份我们调查失业率数据是在5.2%左右,比前两个月稍微有一点点上升,主要原因是8、9月份正是中国大学毕业生进入劳动力市场的旺季,所以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劳动力市场的压力,但是主要的25-60岁的就业人员调查失业率是稳定的。居民消费价格1-9月份只上涨1.4%,而且居民收入保持较快增长,增速高于GDP,这些指标充分说明当前中国经济总体运行还是比较平稳的,仍在合理区间。
2015-10-19 10:14:20
- 盛来运:
第二方面,我觉得看中国经济的走势,还要看它的结构。结构调整稳固推进,产业结构在继续优化,突出表现在服务业增长还是比较快,由工业主导向服务业主导转变的趋势更加明确。大家看到,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达到51.4%,比去年同期高出2.3个百分点。需求结构继续改善,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是5.4,比资本形成高15个百分点。
另外,转型升级的势头也非常好。在中央一系列“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政策的推动下,中国的新产业、新业态、新产品、新经济、新动力成长是比较快的,加快孕育。1-9月份,网上零售额增长还是在36%左右,将近40%,新产品像新能源汽车都在翻倍增长。在工业结构中,1-9月份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速度仍然达到10.4%,比规模以上工业增长速度高出4.2个百分点。
所以,以上情况说明,在经济的新常态下,增速换挡、结构优化、动力转换,都在有序地推进,这也说明调整符合规律,转型符合方向,发展符合预期。所以中国经济的总体发展大势没有变化。
2015-10-19 10:18:13
- 金融时报记者:
最近中国人民银行的首席经济学家估计,由于中国没有加入TPP(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议),这可能会使得中国每年的经济增速降低0.5个百分点,对于这一点,您有没有自己的估计,或者您是否认可他的这样一种估计?
2015-10-19 10:24:12
- 盛来运:
谢谢你的提问。我也注意到了这方面的一些报道,但是我没有看到相关的计算方法和过程,所以对这个结果我不好给出全面的评价。但是就这件事情本身来讲,我的看法是有影响,但是短期影响不会很大。首先,TPP从签署初步意向到最终通过和实施还有一个过程,所以有一定的不确定性。第二,中国对这件事情已经有一些应对的措施,比如说我们加快推进双边自由贸易的谈判,同时加快推进“一带一路”战略,加快自贸区的建设,这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对冲一些影响。更重要的一点,中国市场空间巨大,最终的贸易还是要取决于市场的需求。所以,不论是发展中国家还是发达国家,对于进入中国的市场还是抱有浓厚的兴趣,我们愿意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加强双边合作。因此,短期的影响不是很大。
但是也要高度重视,因为TPP毕竟是一个多边的贸易制度建设,而且TPP所涉及的12个国家经济总量占世界将近40%,如果真的按照这个协议规定实施的话,将有近两万宗产品能够实行零关税,所以对我们的外贸还是有一些压力。我们要抓住机会,加大国内调整产业升级,变被动为主动,化挑战为机遇,使之成为推动中国产业升级的一种正能量。这是我的基本看法,谢谢。
2015-10-19 10:25:54
-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记者:
请问发言人,此前有分析称,目前的宏观经济数据表明,中国经济正面临着金融危机以来的最大压力,请问发言人如何看待这种说法?另外,刚才我也看到数据显示,第二产业的固定资产投资的增速是最慢的,从中短期来说,哪些因素有可能在经济的新旧动能交替过程当中成为新的动能?谢谢。
2015-10-19 10:29:51
- 盛来运:
关于下行的压力,实际上我刚才回答第一个记者提问的时候已经基本上谈到了。我觉得中国现阶段的下行压力主要是来自于两个层面,一方面是国际层面,因为现在世界经济总体上仍处在危机后的深度调整之中,呈现出一种低增长、低物价、低利率、不平衡,而且振荡加剧的特点,这种情况在短期内还难以改变。发达国家是通过加快自己的再工业化,减少了对发展中国家的进口。发展中国家经济今年以来普遍在下行,所以市场的需求也比较弱,他们的生产成本又比较便宜,在这种情况下,也部分挤占了我们外贸出口的空间,所以进出口压力还是比较大的,既面对发达国家的竞争,又面临着发展中国家的压力。
第二方面下行的压力是来自于国内的结构调整,我们现在正处于结构调整的爬坡过坎的阶段,传统产业产能过剩的程度还是比较大,多年积累的结构性矛盾需要调整。传统产能要完成去库存、去产能化还需要一个过程,短期来讲对工业肯定会产生下行压力。
第二个问题,今后的增长动力的问题。我想,在中国来讲是不缺增长动力的,虽然工业增速在下滑,但是我们的服务业发展在加快,而且从2012年开始,服务业增加值占比首次超过二产以后,由工业主导向服务业主导加快转型,所以服务业成为近期经济稳定增长一个非常重要的支撑。
从需求角度来看,尽管投资增速在回落、出口增速在回落,但是我们的消费增长是相对比较稳健的。1-9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扣物价以后实际增长是10.5%,而且增速是在逐月提高的,与居民消费结构升级相关的一些行业,旅游、保健、卫生、教育、医疗这些行业增长速度都是非常快的。另外,中国政府进一步加快改革创新,进一步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所以新产业、新业态、新产品、新模式这些新的动力在加快孕育成长,这些方面都是中国经济增长的动力来源。所以,假以时日,中国新动力的成长,再加上产业结构和消费结构的转型,一定会推动中国经济持续保持平稳较快增长。谢谢。
2015-10-19 10:33:35
- 中国新闻社记者:
我注意到前三季度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实际增长是7.7%,同期的GDP增长是6.9%,人均可支配收入是快于GDP增速的,这样的状况也发生了好几个季度了,请问原因主要是什么?谢谢。
2015-10-19 10:39:51
- 盛来运:
今年经济运行中的一个很大的亮点,就是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继续保持较快增长,收入总体的增速是超过GDP的,按照你的说法是跑赢GDP,去年以来这个趋势一直在保持。之所以经济增速有所放缓,而居民收入还能保持较快的增长,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深层次的结构原因,也有一些具体的原因,特别是与中国政府加大惠民生的力度,出台一系列促进收入增长政策措施的逐步落实是有关的。
从结构性因素来讲有一个很重要的变化,近年来中国的产业结构和需求结构在转型,而且人口结构也在发生新的变化,这就造成劳动力的供求关系发生一些变化,就业比预期的要好,工资率在不断上升,所以城乡居民从劳动报酬得到的收入一直保持比较坚挺。
政策方面的因素就更多了。从工资性收入角度来看,前三季度,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的工资性收入增长9.1%,其中有一块收入是跟政策的推动有很大关系,就是从去年以来,城乡公职人员工资标准有所提高,今年很多地方补发了去年10月份以来的加薪工资,对工资收入有正向的拉动。
从转移性收入来看,这两年政府转移支付力度比较大,不断提高离退休人员工资标准,增加养老保险的补助,例如全国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的最低标准从人均每月55元提高到70元,这些因素带动了转移性收入的增长。
2015-10-19 10:40:30
- 盛来运:
此外,财产性收入也是有所增长的。对城市来讲,主要是这两年租房市场比较好,前三季度居民的人均出租房屋净收入增长了12.6%。对农村居民来讲,随着土地流转的加快,出租土地的收入增加,前三季度居民人均转让承包土地经营权租金净收入增长了17.1%。这样综合在一起,居民财产性收入增长前达到了10.1%。
另一个推动居民收入增长的因素是家庭经营的收入也是在加快的。对于农村来讲,今年有一些新情况,就是农产品的价格还可以,尤其是生猪价格,从二季度开始在不断上涨,增加了牧业方面的收入,使得农村居民的家庭经营收入在增加。对于城市来讲,虽然现在小微企业面临着很大的压力,家庭经营的市场环境偏紧,但是政府不断提高这类企业的税收起征点。
总之,促进居民收入较快增长的因素,既有结构性因素,也有经济保持稳定增长的因素,更重要的是,还有政府的一系列惠民生推动作用,是多种作用共同作用的结果。
2015-10-19 10:47:19
- 凤凰卫视记者:
我们看到三季度GDP跌破7%,您认为接下来7%以下是否是个常态?另外,“十三五”规划也在制定之中,您认为“十三五”期间的GDP目标在多少区间之内会更加合理?
2015-10-19 10:57:01
- 盛来运:
我想您关注的重点还是怎么看待中国经济的后期走势。对这个问题,无论是四季度,或者明年,我总的看法是,中国经济会继续保持总体稳定运行的态势。为什么这样说呢?支撑中国经济增长的动力和影响中国经济下行的压力,在现阶段应该说达到了一个新的均衡。我个人看,现在影响中国经济有三种力量,一种力量是下行压力,刚才我已经谈到了下行压力的两个层面,这个下行压力在短期之内,尤其是中国结构调整没有完成之前会一直存在,只不过力度强弱的问题。
第二种力量是支撑力,因为中国经济仍处在战略机遇期,中国稳定运行的基本面没有变化,支撑力还是比较强的,支撑力来自于什么?首先是来自于中国的工业化和城镇化没有完成,中国工业化和城镇化与世界平均水平尤其是发达国家的水平相比,仍有很大的空间,尤其是新型城镇化和新型工业化跟新技术结合会创造出新的增长动力。第二个支撑力来自于中国发展不平衡,中西部地区仍然具有后发优势。第三个支撑力来自于中国消费结构的升级。刚才我也谈到了这方面的内容。我们在基本解决温饱之后,在住和行上又前进了一大步,正在向全面小康迈进。消费结构的升级这个势头是不可挡的。我们希望生活过得更美好,对教育、旅游、健康、保健方面的需求是在持续增加的。最近在网上大家可以看到,一些居民到国外疯狂抢购,而且十一黄金周旅游更是火爆,这充分说明中国的消费潜力是比较大的。所以,这三个层面构成了支撑中国经济稳定运行的支撑力。
2015-10-19 10:57:58
- 盛来运:
还有一种力量是刚才谈到的新动力。改革红利和创新红利进一步释放,此外,虽然我国劳动年龄人口数量在减少,但是人口素质在提高,人口红利也是很大的。比如现在每年有将近七百多万的大学毕业生,构成了中国人才的红利。在这些因素推动下,新经济、新产品、新业态形成一种新的动力,我把这统统归成一种新动力。
实际上中国经济的运行受这三种力量的支配,即下行压力、支撑力,还有新动力,通过它们力量来决定中国经济的走势。现阶段由于我们正处于结构调整的关键期,传统产业占的比重相对比较大,调整的时候可能感觉到下行的压力还是比较大的,但是假以时日,我觉得随着新动力的成长,潜力的继续发挥,中国改革的继续推进,创新的步伐加快,支撑力和新动力交织在一起,会对冲下行的压力,所以我觉得中国经济会持续保持平稳较快的增长,保持中高速的增长,这是四季度包括今后一个时期最可能的运行态势。当然,这是一个过程。由于国际环境的变化肯定有波折,经济的波动是很正常的,但是中国稳定运行的大势是不会改变的。谢谢。
2015-10-19 11:05:04
- 路透社记者:
这次我们实施GDP核算的改革,以前是按照累计方法,现在按照分季的方法来核算,这对三季度经济增长率的同比或者环比速度有什么样的影响?
2015-10-19 11:13:40
- 盛来运:
这次三季度发布了分季度的GDP绝对量和增长速度,这是首次发布。10月初我国政府正式采纳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数据公布特殊标准SDDS,这标志着中国由原来的数据发布通用系统GDDS正式过渡到SDDS,这是中国统计上一大进步。从统计分析的角度来讲,因为有了分季度的GDP数据,我们就很方便地计算环比的增长速度,尤其是对经济分析人士,环比数据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它是观察经济短期波动和分析走势的很重要的指标。但是对我们来讲压力还是比较大的,不仅仅是简单的核算方法的调整,实际上背后隐藏着整个数据收集体系和数据处理方式的一个变革,所以这么多年我们一直在按照这个目标努力。尽管现在我们刚刚公布分季度的核算,实际上准备工作包括方法制度的改革,从几年前就已经开始进行了。今后,我们会按照GDP统一核算的改革的要求,尤其是按照公开透明总体要求,进一步加大统计方法制度的改革,不断地夯实GDP核算的基础,这是我们的努力方向。
2015-10-19 11:36:21
- 盛来运:
这种改革对季度GDP同比增速的影响不大。因为GDP核算必须要保持口径的可比,虽然制度层面上、方法层面上有些变化,所使用的基础数据在总量上会有一定的变化,但用于计算同比速度的上年同期数也做了同样调整,因此,利用这些基础数据核算出的各季度GDP的绝对额虽然有所变化,而速度则变化不大。
从环比增速来看,是按照季节调整模型去计算的,我们是跟国内一些知名高校,在西方的核算模型基础之上构建了中国的环比计算模型,同时考虑了中国的春节、黄金周等等节假日的影响,这个模型会根据最新数据进行自动数据修正。开展季度核算后,可以直接获得当季GDP数据,无需间接计算,分季核算GDP数据质量更高,能够更准确地衡量当季的经济活动。因此,采用分季核算后,将有利于生产出高质量的GDP环比数据,更灵敏地反映宏观经济运行的短期变化。
2015-10-19 11:40:05
- 胡凯红:
发布会到此结束,谢谢盛司长,谢谢各位。
2015-10-19 11:44:54
- 盛来运:
谢谢大家。
2015-10-19 11:45:07
图片内容:
2015年前三季度国民经济运行情况新闻发布会现场
国务院新闻办新闻发言人胡凯红主持新闻发布会
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盛来运介绍2015年前三季度国民经济运行情况
央视记者提问
盛来运回答记者提问
胡凯红邀请现场记者提问
金融时报记者提问
盛来运回答记者提问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记者提问
盛来运回答记者提问
中新社记者提问
盛来运回答记者提问
凤凰卫视记者提问
盛来运回答记者提问
路透社记者提问
新闻发布会与会媒体记者
视频地址:
- http://mp4.china.com.cn/video_tide/video/2015/10/19/201510191445231818629_361.mp4
图片大图:
2015年前三季度国民经济运行情况新闻发布会现场
中国网 张若梦
国务院新闻办新闻发言人胡凯红主持新闻发布会
中国网 张若梦
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盛来运介绍2015年前三季度国民经济运行情况
中国网 张若梦
央视记者提问
中国网 张若梦
盛来运回答记者提问
中国网 张若梦
胡凯红邀请现场记者提问
中国网 张若梦
金融时报记者提问
中国网 张若梦
盛来运回答记者提问
中国网 张若梦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记者提问
中国网 张若梦
盛来运回答记者提问
中国网 张若梦
中新社记者提问
中国网 张若梦
盛来运回答记者提问
中国网 张若梦
凤凰卫视记者提问
中国网 张若梦
盛来运回答记者提问
中国网 张若梦
路透社记者提问
中国网 张若梦
新闻发布会与会媒体记者
中国网 张若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