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6月18日讯 日前,2025世界农业科技创新大会“WAFI对话”系列活动在中国农业大学国际会议中心举行。中国农业大学校长、WAFI咨询委员会联席主席孙其信同国际食物政策研究所(IFPRI)总干事约翰·斯温宁(Johan Swinnen)围绕“全球农食系统韧性建设”进行对话。中国农业大学讲席教授、全球食物经济与政策研究院院长、WAFI咨询委员会执行主席樊胜根主持。
2025世界农业科技创新大会“WAFI对话”系列活动在中国农业大学国际会议中心举行。校方供图
据悉,“WAFI对话”是世界农业科技创新大会的重要预热以及常态化活动,于2022年世界农业科技创新大会筹备期间首次举办。旨在传递全球农业各个领域的科学家、教育家、企业家和优秀青年关乎“创新农业 共享未来”的声音。当前全球粮食系统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与转型压力,气候变化、地缘冲突及贸易摩擦等因素正深刻影响全球粮食安全格局。如何加强“全球农食系统韧性建设”?孙其信结合中国农业大学建校120周年契机,回顾了学校在推动农业科技创新、农业教育国际合作以及服务国家粮食安全等方面的历史成果,并介绍了2025年世界农业科技创新大会的筹备情况与未来展望。他指出,面对气候变化带来的不确定性,推动全球农食系统的可持续转型刻不容缓,WAFI将继续发挥平台作用,汇聚全球智慧、推动深层合作。
约翰·斯温宁(Johan Swinnen)介绍了国际食物政策研究所(IFPRI)成立50年来在全球粮食政策研究领域取得的重要成果。他指出,当前全球粮食系统正经历结构性变革,投资架构和政策设计面临重新审视的局面。斯温宁高度评价WAFI在国际农业对话中的引领作用,并强调未来IFPRI将继续加强与中国农业大学等机构在农业政策、营养健康、气候应对等领域的合作,共同面对全球粮食安全挑战。
针对“在全球日益严峻的地缘政治与贸易不确定性背景下,应当如何推动农业领域的国际合作”这一问题,斯温宁指出,虽然当前国际形势复杂多变,但各国在粮食安全与农业发展方面的共同利益依然广泛存在,尤其是在南南合作、科技共享和区域政策协同方面,应继续加强多边合作与知识共建。
来自中国农业大学的留学生提问了关于中非农业合作如何提升粮食安全的问题。孙其信指出,中非农业合作应被置于优先发展位置,聚焦农业教育与技术推广两大核心方向。一方面,应鼓励更多非洲学生赴华深造,不仅学习农业科技知识,更应深入中国农业示范基地,实地了解农业发展经验与政策体系;另一方面,中方将持续推进农业技术转移与能力建设,助力非洲国家在本土化过程中提升农业生产力与治理水平。
编审:刘佳
出品人:王晓辉
总监制:薛立胜
监制:蔡晓娟
制片人:王月博
主编:刘佳
编辑:韩雅洁 孙晓彤 仝选
技术支持:王岳
页面设计:顾榕楠 张宇彤
推广:王涛 倪静静 常瑶 张运兴 刘倩
《向Youngπ》系列可视化产品将聚焦中外“Z世代”群体,以青年的视角认识中国道路,以青年的思想理解中国的立场,以青年的语言讲好中国故事,为促进人类进步事业提供新动力。
联系方式:86-10-88828193
86-10-88828221
电子邮件:caifang2024@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