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5月28日讯(记者 刘佳)“慧小智,请你点评一下刚才3位同学的发言。”5月28日,在首都师范大学附属定慧里小学(以下简称“定慧里小学”)的课堂上,多了一位智能“班助”的身影——知识拓展、答疑点评、学情跟踪……人工智能机器人实时参与课堂教学,在教师授课之余,提供不设限的知识延伸和教学辅助,“未来课堂”跃然眼前。定慧里小学“数智协同 慧彩绽放”人工智能赋能教师队伍建设研讨会以数学、音乐、英语等6门课程,分别展示了人机协作的未来教学模式,让中小学人工智能的实践探索真正落地。
在五年级的数学课上,教师郭营营准备就《收纳盒中的奥秘》让学长展开一场实践论证。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通过不同的组合方式,探究收纳规律、掌握概率原理。针对组合这一抽象的数学概念,学生首先以小组为单位,通过平板电脑的演示将演变过程具象化,然后再通过小组论证、师生互动进行拆解和理解。过程中,台上的特殊“班助”——“慧小智”将通过集纳各平板的终端信息,再结合学生的实时回答给出点评,并拓展知识点。在这一堂课上,教师调动、学生思考、人工智能辅助的全链条未来教学模式一气呵成,互相补足课堂教学的难点、堵点。
首都师范大学附属定慧里小学校长李春。校方供图
校长李春介绍,这是构建“智能工具辅助+教师主导”的双轨模式,通过AI学情分析系统实时抓取数据生成个性化知识图谱实现精准化教学诊断,借助AI生成内容将抽象知识转化为可交互场景打造沉浸式场景创新,并利用智能问答机器人即时响应疑问。在此过程中,教师聚焦高阶思维培养形成动态化交互体验,课堂真正成为“有温度的智能化学习场域”。现场,学校还通过英语、语文,数学、心理等不同学科课程,让在场观众分别沉浸式体验了智能体实时学情分析、场景式模拟等未来课堂模式,展现了人工智能技术与课堂教学深度融合的实践成果。
“数智协同 慧彩绽放”公开课展示现场。校方供图
目前,智能体课堂已成为学校探索人工智能赋能课堂变革的常态化教学场域。随着智能体技术的普及和发展,学校组织形成的AI研发团队,建构“慧彩AI智能工具箱”,以“慧小语”、 “首师优字”一系列AI工具,基于激发学生自主学习,促进深度学习发生,提升思维进阶的理念构建实践模式,在阶梯化启发、自主化问答、客观化评价、个性化指导方面开展积极探索,形成了多样态的应用场景。此外,结合《中小学人工智能通识教育指南(2025年版)》,定慧里小学已经开发了具有学校特色的人工智能通识课程方案。本课程将从一年级开始逐步推开,旨在让每一位学生都能接触到人工智能的基本概念和应用场景。“通过数智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构建面向未来的新型教育生态,在数字浪潮中锚定教育本质,让每个生命在智能时代绽放光彩。”李春说。
2024年,教育部办公厅印发关于“探索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实施途径,加强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的通知,明确提出,小学低年级段侧重感知和体验人工智能技术,小学高年级段和初中阶段侧重理解和应用人工智能技术。定慧里小学以教师为抓手,组建“AI先锋团”,开发多个智能体,创设多个数智赋能的教学设计;并同步推进学生人工智能的培育,让人工智能浸润课堂,善用技术赋能新生。
编审:韩雅洁
出品人:王晓辉
总监制:薛立胜
监制:蔡晓娟
制片人:王月博
主编:刘佳
编辑:韩雅洁 孙晓彤 仝选
技术支持:王岳
页面设计:顾榕楠 张宇彤
推广:王涛 倪静静 常瑶 张运兴 刘倩
《向Youngπ》系列可视化产品将聚焦中外“Z世代”群体,以青年的视角认识中国道路,以青年的思想理解中国的立场,以青年的语言讲好中国故事,为促进人类进步事业提供新动力。
联系方式:86-10-88828193
86-10-88828221
电子邮件:caifang2024@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