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木为基雕刻光阴!"非遗+产业"发展新路的探索
黄小明在指导徒弟制作杭州亚运会“硕果累累”颁奖花束(花器部分)?;菩∶鞴┩?/p>
东阳卢宅建筑中的木雕。东阳市融媒体中心供图
陆光正木雕作品《三英战吕布》。陆光正供图
东阳木雕产业园区一隅。东阳市融媒体中心供图
核心阅读
东阳木雕因产于浙江东阳而得名,至今已延续千年。过去,东阳木雕凭借匠心独运的技艺、精美绝伦的作品,声名远扬;如今,当地工匠以木雕文化为根基,守正创新,走出了一条“非遗+产业”发展新路。杭州亚运会特色颁奖花束、木雕主题博物馆……从东阳出发,木雕技艺走向更广阔的舞台。
浙江东阳,卢宅明清古建筑群闹中取静。漫步其中,别有洞天:木雕、石雕、砖雕、堆塑、彩绘等各个艺术门类荟萃一堂。
其中,尤以东阳木雕最为亮眼。无论是斗拱、梁枋等建筑构件,还是家具等室内陈设,技艺精湛的木雕随处可见,无声地“讲述”着历史故事、风土人情。
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东阳木雕因产于浙江东阳而得名,拥有千年发展史。1983年,东阳被命名为“中国木雕之乡”。当地工匠以木雕文化为根基,传承手艺、开拓创新,探索出一条“非遗+产业”发展之路,赋予东阳木雕新的生机。
传承
千年技艺薪火相传
东阳木雕以其独到的技艺、精美的作品,吸引着世人目光。2006年,东阳木雕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如今,东阳拥有11名中国工艺美术大师、60名浙江省工艺美术大师,人才辈出。
木雕何以在东阳“生根发芽”?
这与当地的自然条件密切相关。“七山二水一分田”,东阳人多地少,当地人重视手工艺,逐渐形成竹编、木作、泥瓦作等百工队伍,也让这里成为木雕技艺生长的沃土。
“在过去,学门手艺是东阳人谋生的出路之一。我13岁就考入东阳木雕技校,15岁进入东阳木雕厂工作?!蹦杲搜穆焦庹嵌裟镜窆壹斗且糯腥?,如今他仍活跃在创作一线,从作品创意到设计创作,都积极参与,甚至经常下车间。
“木雕技艺综合性极强,需要建筑、美术、音乐等各方面知识,因此我总是嘱咐徒弟们,不仅要练好基本功,更要博采众长?!甭焦庹担镜癫迪胍有?,要靠老手艺人,更要靠年轻人。
杭州亚运会上,由东阳木雕制作的“硕果累累”颁奖花束(花器部分),让人眼前一亮。这一设计正是出自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黄小明之手。
从酝酿、提议、设计、修改再到制作,历经两年时间,黄小明克服了不少困难,“我希望运动员把杭州记忆、中国文化带回去,让更多人了解东阳木雕?!被菩∶魉?。
杭州的大运河畔,登云桥下曾经破旧的仓储空间,摇身一变成为“大运河紫檀博物馆”,向公众免费开放。这也成为游客近距离感受、了解东阳木雕和红木文化的艺术空间?!拔掖唇ㄕ庾┪锕?,就是想让木雕文化走向更广阔的舞台?!辈┪锕荽词既死钕樯?,博物馆开放至今已有10余万人次参观。
求索
产业融合探索创新
在东阳,谈起木雕,离不开红木。“木雕+红木”这一特色产业的形成,与其说市场对红木家具有需求,不如说东阳木雕找到了新的载体。
20世纪80年代,红木家具走俏。“当时雕花工在东阳工资6元一天,在广东能有八九十元?!倍羰忻魈煤炷炯揖哂邢薰咀芫碚畔蛉倩匾?。随着东阳木雕名声逐渐打响,长三角区域消费水平不断提高,一批南下的东阳匠人敏锐地嗅到商机。1998年,在广东做了10年雕花工人的张向荣回乡创办了红木家具厂。那时,有不少像他这样回东阳办厂的工匠。
做家具不仅要看“面子”,更要讲究“里子”。张向荣认为,东阳木雕向来讲究“以圆易方,方中修圆”,在雕刻曲线时,高明的工匠会合理做出弧线处理,使之更符合中华传统美学。
“以前做家具,凭的是经验和感觉,现在要拿数据说话?!闭畔蛉偎担拔俗芙峁媛?,没少做功课,我和木工师傅们光故宫就去了不下10趟?!?/p>
在张向荣看来,这是东阳木雕工匠们的文化坚守,“不能只做雕刻,还要传承背后的文化?!?/p>
跨界与创新,也是红木家具产业的高频词。
“过去消费者个性化要求不高,审美相似,市场上产品同质化严重?!倍羰兴蠛炷炯揖哂邢薰咀芫硗鹾Q笏担拔颐且菔谐∠呀峁沟谋浠?,重视消费群体的个性化需求。”
为此,这家公司开辟一对一定制业务,并开始尝试红木、原木的整装定制?!罢岸ㄖ平簿课幕粜?,更要深入挖掘东阳木雕的文化内涵,不管行业发展如何,东阳木雕始终是底子和基础?!蓖鹾Q笏怠?/p>
据介绍,最盛之时,东阳全市有3000余家红木企业。经过优化整合,如今东阳木雕的相关产业更加规范,规?;潭认灾岣摺=刂?023年底,东阳红木全产业链产值达770亿元,从业人员10余万人。
荟萃
集聚效应释放多元效益
东阳经济开发区,一座座粉墙黛瓦的江南民居尤为亮眼。
这里是东阳木雕的汇聚地,现已成为集木雕艺术创意设计、生产销售、展示展览、休闲旅游等功能为一体的产业园区。目前,园区已集聚浙江省级以上工艺美术大师37名。
在省级工艺美术大师陈国华的艺术馆里,木雕艺术作品引人驻足?!耙郧埃业墓ぷ魇医ㄔ谂┐?,环境一般、空间狭小?!背鹿担衷谒闪苏饫锏摹俺Wと嗽薄保约旱囊帐豕菀渤晌≌虻谝桓觥把宸俊薄?/p>
该艺术馆采用“前店后坊”模式,灰瓦马头墙大四合院的建筑结构,以展厅、园林、美学生活体验空间为布局,沿街是作品展馆,中间是天井花园,后堂则是生活区和创作区。
在陈国华看来,如今木雕工匠聚集于此,增加了彼此交流的机会;而每年百场的非遗体验、木雕文化等主题活动,也在进一步扩大东阳木雕的文化影响力?!岸裟镜裨诘乩砜占渖嫌辛恕系恪?,也让传播木雕文化有了一个‘基点’。”陈国华说。
游客来到园区,可以通过全息影像等感受木雕历史,体会木雕的魅力;从业人员可以在此实现从木材交易、产品设计、加工制作到市场销售的一体化全链条式产业体验。
集聚,是产业园区建设的初衷?!拔颐且阅镜窈炷静荡匆岛湍镜袢瞬排嘌滴氐?,将园区划分为木雕红木产业区、文化创意产业区、特色民俗体验区、配套服务保障区?!倍艟每⑶彻の笔榧?、管委会主任李爱忠介绍。
园区还与浙江广厦建设职业技术大学签订设立“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基地,构建产教融合新模式,为传统木雕行业培育专业人才队伍。
“如今,在政策引导下,越来越多的文化元素正在向园区聚拢,我们希望东阳木雕能在园区得到更好的传承与发展?!崩畎宜怠?/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