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6日至7日举行的金砖里约峰会受到国际社会广泛关注。这不但是金砖再次扩员并加持“金砖伙伴国”后的首次峰会,更是国际政治生态发生重大变化时的一次盛会,“大金砖”合作的外部环境和内部功能性建设均面临诸多新情况。面对机遇与挑战,金砖国家正顺势携手全球南方国家,构筑全方位合作平台,在四大领域推进金砖合作横向拓宽、纵向加深,在传统安全和非传统安全领域引领全球治理变革。
首先,在贸易领域,“大金砖”聚焦热点,反对贸易保护主义,引领全球多边贸易治理。美国的滥施关税,严重冲击全球产业链和供应链,加剧多边经贸体系的动荡与纷争,掣肘全球经济疫后复苏进程。对此,金砖国家抱团联动,携手全球南方,坚决抵制单边强制措施对国际贸易的破坏性影响。此前,在4月的金砖国家外长会议上,各国阐释了金砖国家的共同立场,支持以规则为基础、以世贸组织为核心的开放、透明、公平的多边贸易体系。5月27日,金砖国家再次发出反对单边主义和保护主义的“金砖声音”,坚定维护多边贸易体制,推动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在金砖里约峰会开幕当天,金砖国家发布联合声明,在没有直接点名的情况下,对美国提高关税表示“严重关切”,批评美国采取的单边关税和非关税措施扭曲了贸易,不符合世界贸易组织的规则,可能影响全球贸易,扰乱全球供应链并带来不确定性。可以预见,在美国关税大棒下,此次峰会将聚同化异,提升内聚力,推动开放型的世界经济,加快构建包容、可预测、非歧视的多边贸易体制。
其次,在人工智能治理问题上,“大金砖”瞄准亮点,引领全球人工智能治理走向普惠、向善、可靠。当前,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深刻改变了人类生产生活方式,是推动包容性增长、创新和可持续性的“独特机会”,也是全球大国竞争的主要驱动要素,直接影响未来国际力量格局的重构。金砖国家紧跟时代变革潮流,制定了人工智能合作规划,整合金砖国家人工智能领域的人才优势和资源优势。中国也及时成立了“中国—金砖国家人工智能发展与合作中心”,助推金砖人工智能合作走深走实。面对全球人工智能的技术鸿沟,中国以《全球人工智能治理倡议》《人工智能能力建设普惠计划》,强调人工智能的可及性、普惠性、安全性,确保全球南方国家在人工智能发展上的机会、权利和规则平等,努力缩小“数字鸿沟”,得到金砖国家的积极响应。
再次,在安全领域,“大金砖”关注难点,积极斡旋地缘政治冲突,引领全球安全治理。地缘政治冲突频发,是当下国际政治生态最显著的症候。从乌克兰危机、巴以冲突,到美以两国联手武力打击伊朗,地区安全态势极不稳定。对此,金砖国家从未袖手旁观,更不会拱火、递刀子,而是本着公正看待事情的是非曲直、冲突的历史经纬和现实因素,劝和促谈,推动冲突早日得到全面、公正、持久解决。巴以冲突爆发后不久,金砖国家领导人就召开特别视频峰会,呼吁国际社会公正解决巴勒斯坦问题,推动实现“两国方案”;针对俄乌冲突延宕不止,金砖国家支持符合《联合国宪章》的一切和平努力,中国和巴西联合发布了公正、客观、理性、务实的“六点共识”,得到国际社会充分认可;以伊冲突爆发后,金砖国家也发表联合声明,为推动中东局势降温发挥建设性作用。针对地缘冲突频发的态势,金砖国家推动构建新的国际安全框架,完善全球安全治理,以“金砖安全观”的新视角超越单边安全思维,主张尊重各国正当、合理安全关切,反对基于实力和干涉主义的强权安全观,在平等、和平、发展的理念下,推动构建综合、共同、可持续的国际新安全观。
最后,在应对气候变化领域,“大金砖”面向未来,提升发展绿色元素,引领全球气候治理。世界各地越来越频发的极端天气灾害表明,气候变化是基于科学论证的客观事实,但是少数国家依然不愿正视,对全球能源转型和可持续发展构成新挑战。金砖国家对此高度重视,巴西总统卢拉将气候变化和绿色发展作为“金砖巴西年”的优先议程,在金砖里约峰会之外,11月巴西还将举办世界气候变化大会。
近年来,绿色创新成为金砖合作的亮点和新动能。以绿色能源合作为例,金砖国家正开展联合研究和技术合作:在巴西,金砖国家合作建设马兰加图光伏电站;在埃塞俄比亚,金砖国家合作建设太阳能公共卫生项目。金砖国家着眼可持续发展,合作研发零排放和低碳排放技术,力抗气候变化的谬论和逆流,引领着全球气候治理的正确方向。
简言之,全球化逆流浪潮汹涌,愈发彰显全球治理的“失衡、失序、失效”。“大金砖”作为一股可靠的国际力量,其全球治理的角色正愈发耀眼和特殊。金砖里约峰会适逢美国无暇他顾之际,利用好这一窗口期,推出全球治理的“全球南方方案”,引领全球治理,推动实现全球治理制度性变革,是国际社会对“大金砖”的普遍期待。(作者是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研究员、金砖创新基地战略咨询委员会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