铭记抗战伟业,建设世界和平
202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战争是一面镜子,能够让人更好地认识和平的珍贵。中国人民经过艰苦卓绝的抗战,以战止战、以武止戈,终于用胜利赢得和平。纪念抗战胜利,牢记历史经验和教训,不是要强化仇恨、延续愤怒,而是要以史为鉴、面向未来,共同珍爱和平、永享安宁。
坚定不移做世界和平的建设者
抗日战争中,中国人民不屈不挠、浴血奋战,彻底打败了日本军国主义侵略者,守护了中华民族5000多年文明成果,捍卫了人类和平进步事业。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历史告诉我们,和平是人类共同事业,需要各方共同争取和维护。只有人人都珍爱和平、维护和平,只有人人都记取战争的惨痛教训,和平才有希望。”
中华民族历来爱好和平。近代以来,中国始终把维护世界和平、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作为自己的神圣职责。作为联合国维和行动的重要参与者和积极贡献者,截至2025年3月,中国共参加29项安理会授权的联合国维和行动,派出维和官兵4.9万余人次,警察2700余人次。作为始终坚定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大国,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坚持对话而不对抗,结伴而不结盟,是世界上和平与安全纪录最好的大国。中国既以正义的战争战胜侵略者,还以实际行动为世界注入强大的和平力量,始终做世界和平的建设者。
坚定不移做全球发展的贡献者
中国同世界各国一样,有正当的发展权利,同时也尊重他国正当的发展权利,始终强调要对人类发展作出力所能及的贡献。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综合实力的不断提升,中国对全球发展的贡献日益显著。
近年来,中国经济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稳定在30%左右,持续成为世界经济的重要稳定器和动力源。2024年,中国对联合国统计分组中几乎全部国家和地区都有进出口记录,对160多个伙伴实现进出口增长,是1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主要贸易伙伴。截至2023年底,中国森林覆盖率超过25%,森林蓄积量超过200亿立方米,成为全球增绿最多的国家。参与共建“一带一路”,哈萨克斯坦第一次有了出海通道,老挝第一次有了现代化铁路。中方发起的全球发展和南南合作基金支持实施160多个项目,惠及超过3000万人。去年底,中国宣布,所有同中国建交的最不发达国家100%税目产品享受“零关税”。新中国成立70多年的持续探索,改革开放40多年的实践推进,新时代10多年的伟大变革,中国用经济社会发展的显著成就和为人类发展作出的切实而又突出的贡献。
坚定不移做国际秩序的维护者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鲜明地向世界宣告,正义必会战胜邪恶,光明必会战胜黑暗,进步必会战胜反动。作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亚洲主战场,中国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作出重大贡献,同样对战后国际秩序的建立和维护发挥了重要作用。
利益交融、兴衰相伴、安危与共,已成为国际社会的生动写照。习近平总书记不仅形象地将人类社会比喻为一个“地球村”,还强调“地球村”的“村民”命运休戚与共,已经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为了建设更美好的“地球村”,习近平总书记先后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和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全球文明倡议,指引国际秩序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
在全球化遭遇逆流、保护主义甚嚣尘上的今天,中国仍高举多边主义大旗,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扩大对外开放,积极推动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同世界各国共享发展机遇。中国以自身的“确定性”对冲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为维护战后形成的多边主义格局注入了难得的稳定性和正能量。(作者系重庆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魏强 夏雨)
编审:唐华 蒋新宇 张艳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