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在明能否让中韩关系“拨云见日”?
当地时间6月4日,韩国大选尘埃落定,李在明当选第21届韩国总统。由于前任总统尹锡悦已被罢免总统职务,李在明在选举结果确定后立即履职。他表示,将尽快终结眼前的政治混乱局面,努力提振韩国经济,早日让韩国民众恢复正常生活。
作为一名“草根逆袭者”,李在明没有太多意识形态束缚,所以其政策主张相对客观、务实。特别是在对外战略上,李在明主张走“实用主义”外交路线。他在大选前一天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不管是中国,还是日本、俄罗斯、美国,都需要建立友好关系”。李在明的这一表态说明,他试图扭转尹锡悦的“全盘倒向美国”路线,以“实用主义外交”缓和与中、俄两国的关系。同时他也表示,“韩美同盟是韩国外交的根基,将继续深化”。这体现了他力图在中美之间实现战略平衡。李在明称,中国是韩国重要的贸易伙伴和对朝鲜半岛安全有重要影响力的国家,因此,保持韩中关系稳定至关重要。这意味着,新一届韩国政府在中韩敏感议题上的态度将更为谨慎。这将为两国在政治层面恢复互信与战略沟通创造条件。
在政治、安全层面,李在明政府有望回归韩国传统的“均衡外交”理念,在维系美韩同盟的同时,避免对中韩关系造成不必要的损害。这种政策取向不仅有助于消解中国对韩国外交政策的疑虑,同时也将为两国在安全领域开展务实合作创造有利条件。李在明认为,加强韩美同盟与加强韩中合作可以并存,“中美战略竞争本质上是双方为了国家利益的竞争”。在他看来,韩国当然也应当出于自身国家利益,同时深化和中、美两国的关系。
在经贸层面,多年来,中国一直保持着韩国最大贸易伙伴国地位。海关数据显示,2024年,中韩贸易额约3281亿美元,韩国对华出口占总出口的22%。韩国的半导体、新能源等产业链深度绑定中国,锂、稀土等60%的原材料进口依赖中国——中国对于韩国经济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在历史、文化层面,韩国进步势力在日本历史教科书、强征劳工、慰安妇等议题上常秉持正义立场,要求日本正视历史、进行真正的反省并承担相应责任。李在明在其竞选纲领中也明确提出,“将按原则对待历史问题和领土问题”,并着重强调要“解决‘慰安妇’等敏感问题”。这种立场与中国维护正确二战史观的主张高度契合,将为中韩两国在学术研究、民间交流等层面开展合作铺平道路。
但李在明的对华政策转向仍面临诸多挑战。韩国国内的反华势力和中韩之间的经济竞争结构都可能成为掣肘因素。尤其值得警惕的是,美国可能会继续施压韩国,迫使其在政治、经济、军事领域加强与美国的合作,疏离对华关系。然而,无论如何,李在明的上台,有望让中韩关系走出尹锡悦时代的“低谷”。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向李在明致贺电时指出,“中韩互为重要近邻和合作伙伴”“实现两国关系平稳健康发展,不仅增进了两国人民福祉,也为促进地区和平稳定和发展繁荣作出积极贡献”。韩国方面也高度期待借今年10月在庆州举行的APEC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契机,促成中国国家领导人正式访韩,重启中韩战略沟通进程。
在当今国际局势动荡不安、地区安全形势复杂多变的背景下,相信中韩两国能秉持“相互尊重、互利共赢”原则,携手应对各种挑战,为东北亚稳定与发展开创更加美好的未来。【作者系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国际战略研究院讲师焦健】
编审:高霈宁 蒋新宇 张艳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