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将成为韩国新总统?
6月3日,韩国将举行第21届总统选举。民调显示,最大在野党国民民主党候选人李在明支持率遥遥领先,执政党国民力量党被“政权更迭”的可能性很大。为保住政权,保守阵营临时决定支持国务总理、代行总统职权的韩德洙以无党派身份参选,称其是“能够以灵活稳健的领导力应对世界风云的领导者”,希望他团结和整合保守阵营,赢得大选。
保守阵营最后的“王牌”
本来,无论革新阵营还是保守阵营都不希望韩德洙参选。革新阵营一心想着政权更迭,担心韩德洙成为那个“能打的”,因为目前保守阵营“一个能打的都没有”。保守阵营本就“一盘散沙”,国民力量党无论谁在党内胜出,都不希望韩德洙上来就“摘桃子”。不过,为对抗以压倒性得票率当选国民民主党候选人的李在明,保守阵营必须团结一心,整合强硬派和温和派力量,推出单一候选人。韩德洙被认为是合适人选。
首先,面对李在明对政权更迭表现出的势在必得,执政党国民力量党这边却士气低落,缺乏有力竞争者。在国民力量党宣布参加初选的8位候选人中,即便是人气最高的前雇佣劳动部长官金文洙的民调支持率也仅徘徊在10%左右,远远落后于李在明。金文洙还是亲尹锡悦派,虽获得强硬保守派力挺,但难以争取温和保守派支持。韩德洙以无党派身份参选,与金文洙整合保守阵营实现候选人“单一化”,或许有与李在明一较高下、分庭抗礼的“实力”。
更重要的是,韩德洙被认为在争取中间选民方面具有优势。朝野政党公认,占据30%票源的非保守亦非革新的中间选民将决定本次大选结果。韩德洙是官僚出身的温和保守派,是经济问题专家,曾主导2007年美韩FTA谈判,业务能力出众。他曾在革新阵营的金大中政府担任总统政策规划事务高级秘书,在卢武铉政府担任总理,后又在保守阵营的李明博政府担任驻美大使,内政外交能力与专业性备受认可。这种“左右逢源”的任职经历,展现出韩德洙协调革新阵营和保守阵营之间分歧与矛盾的高超能力,成为其独特优势。
关于韩德洙是否参选还有一个小插曲。4月8日,他与美国总统特朗普就关税问题进行了一次电话会谈。虽然本次会谈的核心“对等关税”问题没有谈拢,但韩德洙意外地被特朗普问起“是否参选”。此事一经报道立刻引发韩国民众关注。舆论猜测这是不是来自美国“老大”的暗示:特朗普政府希望韩德洙参选并将支持其成为韩国下一届总统。
韩德洙参选纲领主打“修宪”
5月2日,韩德洙召开记者会,宣布以无党派身份参选。
韩德洙指责共同民主党是“将关乎国家核心利益的商贸和外交作为政治斗争工具”,称难以容忍“朝野把对美谈判政治化的行为”,强调“决定参选是为终结政治乱局”。韩德洙将“快速修宪,重塑稳固宪政秩序”作为参选核心纲领,批评韩国现行宪法自1987年民主化后从未修订,“已经严重滞后于时代变迁与国民诉求”。以1987年版宪法为基础,韩国采用总统直选制和单一任期5年制。韩德洙承诺,若当选总统,将在任期内前两年完成包括缩短总统任期等内容的修宪,任内第三年同步举行国会选举与总统选举,届时,他将主动卸任。该方案旨在通过统一总统与国会议员任期,同步总统选举与议会选举实现政局稳定。
目前,修宪的关键掌握在拥有国会优势席位的共同民主党手中,虽然戒严风波已引发韩国民众对于朝野极端对立的反感和独裁的恐惧,但推动修宪所需的政治能量是否已经积蓄足够尚不明朗。
李在明深陷司法漩涡
因李在明涉嫌违反《公职选举法》,5月1日,韩国最高法院(大法院)撤销李在明二审无罪判决并将案件发回重审。这一“突发事件”不仅引爆了关于“总统司法豁免权”的话题,更使得大选选情出现“变数”。
除涉嫌违反《公职选举法》外,李在明还涉及贪污等5起刑事诉讼。根据《公职选举法》,候选人如果被判罚款超100万韩元(约合人民币5,280元)或有期徒刑,将丧失国会议员资格与5—10年被选举权。最高法院明确以“有罪推定”撤销二审判决,这一判决对下级法院具有强制约束力,如无其他新证据,首尔高等法院很难再次作出无罪判决。若李在明当选总统,其涉及的多起案件的审判程序应如何处理?最高法院撤销二审无罪判决,让李在明参加总统选举的资格受到质疑。
从时间上看,距总统选举仅有1个月时间,最高法院在此期间完成终审也几乎不可能,李在明大概率将以“有罪推定”状态参选。
民调显示,多数韩国民众认为“即便当选总统也应继续审判”。对此,共同民主党紧急召开议员大会,质问最高法院“为何在总统选举前夕作出判决”,批评其“司法干政”“政治迫害”“第二次发动内乱”,同时持续采取行动,试图“转危为机”。首先,共同民主党向国会提交弹劾案,弹劾经济副总理崔相穆并迫使其辞职。此举意在瘫痪国务会议。21名国务委员需要至少11人出席方可生效。目前,国务会议仅剩余14人在位,如果再有4人遭弹劾,国务会议将彻底失灵,政府也将丧失法案否决权。其次,推动修订《刑事诉讼法》,增加“总统刑事审判中止”条款(若被告人当选总统,法院应自当选之日起至任期结束期间裁定中止审判程序),删除适用李在明案的散布虚假信息罪。最后,威胁弹劾前总统尹锡悦任命的最高法院院长曹喜大。
最高法院撤销二审无罪判决对李在明影响很大。从短期看,保守阵营可能借此造势,向选民强化李在明是“问题候选人”的印象,动摇中间选民信心,进而对李在明的支持率和竞选活动产生不利影响。从长期来看,若李在明成功当选,案件可能因总统司法豁免权暂时搁置,但其卸任后仍可能面临被清算。
韩德洙“逆袭”李在明道阻且难
对韩德洙的参选,共同民主党一直保持高度警惕。
早在韩德洙未宣布参选以前,共同民主党便揶揄韩德洙利用职权行利己之事,称其“实质上已宣布参选”,要求其立即辞职;且指责韩德洙“被权力欲望蒙蔽了双眼,忘却了作为国务总理的本职责任,将代总统的职务作为夺权工具”。
同时,国民力量党也并非铁板一块,内部“山头林立”,支持他参选的主要是亲尹锡悦派。关于候选人“单一化”,金文洙虽表态愿与韩德洙整合,但韩国选举史上尚无政党候选人退选让位于无党派人士的先例。如果想要在5月11日各政党候选人登记截止日前实现整合,或许只能让韩德洙“火线”加入国民力量党并通过协商或选举决出总统候选人。然而,这就意味着一元钱党费都没交过的韩德洙,不费吹灰之力就取代了金文洙,金文洙真的会心甘情愿为韩德洙“让路”吗?
即使保守阵营实现整合,李在明的支持率优势仍难撼动。从选民的角度看,更多人希望在下届大选中完成政权交替。韩德洙作为尹锡悦政府的国务总理,难辞戒严风波之咎,共同民主党更是指控其为“内乱共谋”。即便整合成功,戒严风波的阴影仍将制约保守阵营获得更广泛的支持。大多数韩国民众并不希望韩德洙参选,而是希望他将精力和注意力集中在国政上,以避免“加剧韩国政治的真空状态”。毕竟,他既是国务总理还代行总统职责,担子很重。目前,关乎韩国外交和经济命脉的“对等关税”谈判正处于关键阶段,政治混乱进一步加剧了民众的不信任感和对未来的担忧,这必将对大选走向产生影响。
韩国政客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是“国家利益面前无朝野之分”,但现实反复证明这不过是句空话,韩国朝野之争的残酷性和戏剧化全世界有目共睹。自去年12月3日戒严风波以来,韩国政治对立与舆论分裂愈演愈烈,“民主胜利”的结果是总统、总理双双空缺,最接近总统宝座的李在明面临丧失被选举权危险。最高法院撤销李在明二审无罪判决并发回重审,实际上等同于“有罪判决”,但第二天韩德洙便宣布参选,这个时机选择不禁让人怀疑是否有暗箱操作。虽然韩德洙的参选将彻底改变选战格局,但迎接他的将是一场“血雨腥风”,现年75岁的他能否扛得住,还是个未知数。(作者系浙江工商大学东西文明互鉴研究院副教授张光新)
编审:蒋新宇 高霈宁 张艳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