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作风建设破题,书写新时代赶考答卷
欧阳源 中国网时事评论员
作风建设是中国共产党永葆生机的精神密码,是治国理政的永恒课题。在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关键时期,《习近平关于加强党的作风建设论述摘编》的出版,既是一部贯通百年党史的治党启示录,更是一部复兴征程的作风宣言书。这部著作以“窑洞之问”的历史穿透力破题,将自我革命精神熔铸为新时代共产党人的政治品格,为百年大党永葆生机提供了理论纲领和实践方略,彰显了“永远吹冲锋号”的政治清醒与历史主动。
坚持破立并举,以制度创新校准作风航标。从延安时期的整风运动到解放前夕“两个务必”的警世箴言,从改革开放初期的《关于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到新时代中央八项规定,党的作风建设始终与民族复兴进程同频共振。《习近平关于加强党的作风建设论述摘编》将作风建设置于百年党史的长河中审视,既传承了“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的红色基因,又创新提出“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的时代命题。新时代作风建设最鲜明的特色在于破立并举。针对“舌尖上的浪费”“会所里的歪风"等顽疾,以中央八项规定破局开篇,通过“三严三实”“两学一做”等主题教育层层推进,形成“打虎拍蝇”与纠治“四风”协同发力的治理格局。
坚持铁规固本,以刚性约束锻造治党锐器。作风建设不能止步于“一阵风”,必须构建长效机制。著作中系统阐释“把中央八项规定作为铁规矩、硬杠杠”等制度理念,推动全面从严治党从“治标”向“治本”深化。从《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到《纪律处分条例》的修订完善,从巡视巡察“利剑”高悬到纪检监察体制改革纵深推进,制度建设的“四梁八柱”日益坚固,制度威慑力持续彰显。常态化机制建设的关键在于抓“关键少数”与管“绝大多数”相结合,形成“头雁领飞、群雁齐追”的示范效应,实现了政治效果、纪法效果、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
坚持初心为民,以人民至上厚植执政根基。作风建设的根本价值在于厚植执政根基。脱贫攻坚战中,300多万驻村干部用脚步丈量民情;疫情防控阻击战中,460余万基层党组织筑起“红色防线”;“最多跑一次”改革让群众办事告别“马拉松”……这些生动实践印证了“以人民为中心”的执政理念。作风建设带来的不仅是政治生态的净化,更是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持续提升。新时代的作风攻坚,正以“永远在路上”的执着,汇聚起民族复兴的磅礴伟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