坦诚交流绿色转型政策,努力改善地球环境
编辑按:2024年11月30日下午,东京经济大学主办的“绿色转型决定产业未来”国际研讨会在东京召开,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媒体支持。在致辞与主旨演讲环节中,日本东洋大学总长?原日本通商产业事务次官福川伸次、日本环境事务次官鑓水洋、东京经济大学校长冈本英男、第十三届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杨伟民、原日本环境事务次官中井德太郎分别介绍了中日两国的政策与成果,展望了GX(绿色转型)领域的中日合作前景。
运用技术创新挑战国际局势造成的对环境问题漠视
东洋大学总长?原日本通商产业事务次官福川伸次在开幕辞中表示,乌克兰危机、巴以冲突正在扰乱国际能源市场,降低世界对环境问题的关注;特朗普再次当选美国总统,更是冲击环境领域的全球合作;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由于重视经济增长,对全球性环境问题还缺乏足够的意识。
解决随能源消耗增加带来的环境课题需要依靠技术创新,特别是要促进扩大使用太阳能、风能、安全的核能以及氢能。为此,福川建议探讨建立支持发展中国家技术创新的融资机制。
福川认为中国在光伏、电动汽车、风力发电等领域已经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并强调GX(绿色转型)将成为世界产业发展的核心,期待中日在这一领域加强合作。
日本环境事务次官鑓水洋在致辞中详细阐述了日本政府的GX相关政策,并介绍了为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日本推行的GX经济公债和碳定价机制。这些措施将在10年内实现超过150万亿日元的官民投资,谋求在推行脱碳化的同时实现经济增长。此外,还谈及COP29的结果,以及在脱碳领域扩大对发展中国家资金支持的情况。
针对目前日本政府正在研究的“GX2040愿景”,鑓水介绍了日本在能源脱碳、培育氢能产业集聚、打造GX产品国内市场等重要课题的进展。并特别强调在绿钢、绿色化学、CO2负排放新型环保混凝土等领域,要在提高性能的同时降低成本,利用碳定价机制力求实现GX产品价值的可视化。
东京经济大学校长冈本英男在致辞中回顾了以周牧之教授和尾崎宽直教授为核心,该大学迄今为止主办的众多国际研讨会,强调在东亚开展对话和国际合作对解决地球环境问题重要性。
深化改革加快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在以“面向GX时代”为主题的主旨演讲环节,第十三届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杨伟民与日本制铁顾问?原日本环境事务次官中井德太郎分别介绍了中日两国为实现可持续发展所做的努力和面临的课题。
杨伟民首先指出这次国际研讨会的主题“绿色转型决定产业未来”在中国也是热门话题,中国在“十一五”规划时就确定了两个重要指标,一是能源消耗强度降低20%,另一个是主要污染物减少10%。习近平总书记在2020年提出,2030年实现碳达峰,2060年实现碳中和。过去几年,中国为履行对全球的这一承诺做了很多工作,比如,2024年8月中国风电与光电的装机已达到12亿千瓦,提前6年实现了承诺目标。现在新能源装机已占中国整个发电装机的40%。中国在应对气候变化领域发挥着全球领导的作用。当然,整个能源转型仍然面临诸多课题,需要进一步努力克服这些挑战。
接着,杨伟民从短期经济运行和长期结构性的空间两个方面论述了中国经济的现状。他认为中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首先,中国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拥有超大规模经济体内生的韧性和潜力,拥有完整的产业体系、丰富的人才资源、便利的基础设施、庞大潜在市场、众多市场主体。其次,中国经济拥有结构性的发展空间、结构性的发展红利;第三,政府的经济治理、经济改革的空间很大。
杨伟民介绍现在中国产业政策的基本方向是大力发展新兴产业,培育发展未来产业,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未来会更多支持消费型产业发展,使供给侧的政策转向与居民消费相适应。未来像教育、医疗不仅仅是完全政府类的,也包括民办教育和民办医疗。医疗卫生、健康、医药、文化、旅游、居民服务、安全绿色食品、多样化轻纺。这些消费型产业未来在中国会有广阔的成长空间。要在创新、品牌、土地、税收、金融等方面支持消费品产业的发展。
杨伟民强调中国城市化的任务还没有完成,蕴含着极为广阔的发展空间。所以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要继续破解城乡二元结构。一方面要创造更多就业岗位,吸引农业人口转移,提高常住人口城市化率。同时要促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重点解决好他们住在哪里的问题。同时要改革农村土地制度,包括承包地的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分置改革,这是中国特色的产权制度改革。要允许农户住房出租、入股、合作,推进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这样,不仅会降低住宅用地价格,更重要的是农民将增加一大笔财产性收入。
杨伟民最后指出解决中国的结构性问题,最主要的是要深化改革,通过改革加快构建高水平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GX政策不是单纯的环境政策,更与产业政策和经济政策密切相关
中井在主旨演讲中首先详细阐述了地球温暖化正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引发全球气候变化。过去100年随着CO2等温室气体的急剧增加,地球平均气温上升了约0.7度。这不仅改变地球整体的环境,更直接影响日本的日常生活和经济活动,导致暴雨与台风频发和农作物歉收。海平面上升和海洋酸化对海洋生态系统的负面影响,也给以渔业为首的海洋产业带来巨大打击。自然灾害的增加,给能源供应与粮食安全等领域带来的影响,威胁着整个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中井强调日本四季分明,自然灾害较多,容易受气候变化影响。因此,对气候变化的应对不能局限于单纯的环境保护,还需要有国家安全保障和经济政策的视角。
中井介绍日本GX政策的目标是到2030年实现温室气体排放量比2013年减少46%,到2050年实现碳中和。为实现这一目标,政府提出了“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兼顾”的基本理念。日本为推进GX政策,预计将投资约150万亿日元,并且已经决定先行投资20万亿日元。这些投资旨在鼓励企业为脱碳进行的设备投资,促进引进新能源,推动绿色创新研发。中井强调GX政策不是单纯的环境政策,更与产业政策和经济政策密切相关,这些投资将对整个日本经济产生巨大的波及效应。
中井还介绍了日本的碳定价机制和排放量交易制度,并表示这些制度将助力日本产业竞争力的提高和全球环境目标的实现。
中井强调技术创新对GX政策的重要性。日本要在节能技术与清洁能源领域全球领先的业绩之上,通过技术创新实现碳中和。特别要通过重点发展氢能技术、碳捕获和储存技术(CCS)、新一代电池技术,实现能源的稳定供应和碳排放的降低。
中井最后指出GX政策的成功离不开国际合作。作为发达国家,日本有责任与其他国家合作分享技术,将日本的成功举措推广到其他国家,发挥应对气候变化问题的先导作用,为全球的环境改善做出贡献。
作为这次国际研讨会的负责人,东京经济大学教授周牧之指出,在动荡的国际局势对环境领域全球合作造成诸多负面影响的当下,中日两国高层围绕GX政策的坦诚交流不仅难能可贵,而且对两国低碳发展的思考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