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中日韩三国在政治、经贸上有很多合作,三国在东北亚地区发挥什么作用,未来的合作方向是什么?下面有请清华大学国际关系研究院教授刘江永做一下分析。
刘江永 清华大学国际关系研究院教授
刘江永:近期东北亚的局势,最吸引人眼球的是朝鲜与韩国。4月27日,金正恩作为朝鲜领导人第一次跨越三八线访问韩国,韩国总统文在寅也第一次与金正恩携手往返三八线,双方发表了《板门店宣言》,并且为美朝首脑峰会奠定了基础。在这个过程中,东北亚地区的确出现了一些非常积极的因素。随后,第七次中日韩三国领导人会议在东京召开,李克强总理正式访问日本。在朝鲜半岛出现积极变化,但仍有变数的情况下,在美国推行单边主义、贸易保护主义的大背景下,中日韩三国更需要一个和平发展的国际空间和开放的世界经济贸易体系。所以,共同利益和务实合作成为本次会议的基调。但是,针对朝鲜半岛局势,中日韩三国都希望实现半岛无核化,确保半岛和平状态,但各方诉求的重点不同。
刘江永:日本希望通过这次中日韩领导人会议共同对朝鲜施压,把朝鲜完全、可核查、不可逆转地弃核,特别是解决“绑架日本人问题”的立场,写入三国共同文件,这个目的并未达到。
刘江永:三国在会后发表的联合宣言中表示:“我们致力于半岛完全无核化,重申维护半岛和东北亚和平稳定是我们的共同利益和责任,强调只有通过国际合作,并根据联合国安理会有关决议全面解决各方关切才能为朝鲜半岛光明未来奠定基础。中韩领导人希望日朝之间的绑架问题通过对话尽快得以解决。”
刘江永:韩国希望中日两国明确支持韩朝领导人会晤及《板门店宣言》,韩国的目的基本达到了。这次三国领导人会议期间发表特别声明,对韩朝领导人发表的《板门店宣言》表示支持。中国则希望推动中日韩三国务实合作,鼓励朝韩、朝美对话势头。
刘江永:尽管如此,今后安倍政府还会不断地要求中美韩等国在与金正恩会晤时表达日方诉求,强调解决“绑架问题”。因为这有助于安倍内阁维持在国内趋于下跌的民意支持率。但安倍自身也并不希望朝鲜半岛“真打起来”,毕竟在地缘上,朝鲜与韩国是搬不走的邻居,但他不希望半岛迅速和解也是真的。
刘江永:朝鲜核试验、导弹试射曾是安倍赢得大选及推动修宪的最重要外部利用因素。中日韩领导人会议重启也使日本继续利用“中国威胁论”作借口有点犯难。这些因素如果迅速消失,安倍如何稳定执政基础?如何实现修宪?
主持人:“特金会”的取消,对东北亚地区形势产生了哪些影响?
刘江永:从东北亚大变局的现实来看,“重头戏”在美朝关系。5月24日,朝鲜废弃了丰溪里核试验场,而美国总统特朗普却未使用最擅长的推特(Twitter)发文,而是突然冒出一封信,宣布取消与金正恩会面,尽管或许属于巧合,但着实让人感到不厚道。但是,特朗普近期又表示愿意6月12日在新加坡实现美朝峰会。至于“金特会”是否会如期举行?见面谈什么?能谈成什么样?6月12日之前,这些还全是问号。不过在此之前,围绕“金特会”的美朝隔空过招早已开始。
刘江永:美朝双方都要显示对这次峰会的主导权,造成一种对方更需要对话的印象,相比之下特朗普更甚。从一开始,在美朝峰会是否举行、会晤日程、会址等一系列问题上,美方就变来变去或久拖不决。韩方曾建议在板门店举行朝美峰会,朝方也认可,因为那里既安全又方便还具有象征意义。按常理来说,板门店是举行“金特会”的最佳地点,但美国非要选择新加坡,为的是不让韩国掌握主导权。
刘江永:这就是特朗普与金正恩的第一次过招儿。如果金正恩不愿乘坐飞机前往新加坡,美朝峰会就可能会被延期甚至告吹。但金正恩的胆略似乎超出了美国政策设计者的预判。其实,新加坡作为首次美朝峰会的举办地有其必然性与合理性,同时也预示着某种不确定性、试探性和非正式性。今后,朝美峰会或朝韩美峰会等大戏的舞台还可能在板门店。韩方的“和平之家”、朝方的“统一阁”都将见证新的历史。
刘江永:在此之前,美国鹰派人物“一计不成还会再施一计”。他们不会公开反对“金特会”,但会通过抬高会议门槛等方式激怒朝方,以达到搅局的目的。美国国务卿蓬佩奥5月10日再度访朝并接回三名美国公民后,美朝峰会准备工作开始启动;5月15日,美国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博尔顿却横生枝节地公开主张朝核问题要采取所谓“利比亚模式”。这是美朝之间的又一次过招儿。
刘江永:所谓“利比亚模式”,绝非只是“先弃核、后补偿”那么简单,而是在美国等西方国家诱压下,利比亚的卡扎菲政府于2003年12月宣布弃核,并将核武资料、离心机等核设备运往美国,以示诚意。2004年7月,时任美国副国务卿的博尔顿就曾提出朝鲜也应该按照“利比亚模式”弃核,但立即遭到朝方拒绝。2011年2月,利比亚发生内战,美国等北约成员国便对利比亚发动军事打击并铲除了卡扎菲。
刘江永:在朝美峰会准备过程中,博尔顿重提所谓“利比亚模式”,对于朝鲜来说无异于一种刺激和挑衅。因为这等于对朝鲜说:“你彻底缴枪,接受我的命令,不然就把你宰了。”博尔顿出招儿了,“金特会”能否举行就看朝方是否淡定。如果朝方一触即跳,便可能正中博尔顿的下怀。
刘江永:5月16日,朝鲜副外相指责博尔顿提出的“利比亚模式”暴露美方“险恶”用心,企图把利比亚或伊拉克的悲惨命运强加给朝鲜,令人怀疑美方借助对话和谈判改善朝美关系的诚意。对此,特朗普立即表示目前不会采取“利比亚模式”。5月18日,特朗普说:“利比亚模式和我们的朝鲜对策完全不是一回事儿。在利比亚,我们摧毁了那个国家,没有协议要保护卡扎菲。利比亚模式跟现在完全不一样。现在这个会让金正恩留下,他还会统治那个国家,……如果你看看我们对卡扎菲的模式,那就是彻底摧毁,我们去干掉他。现在,这种模式只会在一种情况下发生,那就是我们谈不拢。”
刘江永:本来此事可以就此了结,但美国副总统彭斯5月22日却再度提及“利比亚模式”,他强调了特朗普谈话后半截的警告,称“上周我们对利比亚模式进行了一些讨论。总统说得很清楚,如果金正恩不(与美国)达成协议的话,只会得到利比亚模式那样的结果。”彭斯此言一出,激怒了朝鲜外务省副外相崔善姬。她抨击彭斯是“愚钝的政治傻瓜”,表示朝鲜不会乞求与美对话,“朝美是在会谈场所见面,还是在核对核的对峙中见面,全部取决于美方的决心和举动。”
刘江永:结果,这番话又激怒了特朗普。5月25日,特朗普给金正恩一封似乎是国务院早已起草好的信,以颇为温和的口吻表示取消美朝领导人会议。朝方非常敏锐地发现,特朗普与博尔顿、彭斯有所不同,只是强调了朝方“愤怒”的态度影响了他按时举行美朝峰会。金桂冠十分及时地给特朗普回了一封措辞相对温和的回信。结果,特朗普便顺着这个台阶下来了,重新表示可以按原计划6月12日在新加坡举行美朝峰会。这次过招儿,朝方得分较多。
刘江永:实际上,在“金特会”问题上,特朗普主要依靠蓬皮奥为首的国务院推进落实。蓬皮奥在担任中央情报局长时便与朝鲜有来往,是美朝高层之间的传话人。特朗普一开始决定与金正恩举行美朝峰会,就是蓬皮奥穿针引线的结果,他深得特朗普的器重与信任。
刘江永:目前,博尔顿、彭斯等对朝强硬派暂时“靠边站”。他们主观上或许想替特朗普对朝施压,但客观上则在给特朗普添乱,使外部产生了疑惑:“美国到底谁是老大?谁说了算?” 美国内部意见不一,一部分人是为了刺激朝鲜,但在客观上也在撼动特朗普的总统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