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四唯”不能一破了之
全国组织部长会议指出,要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人才评价作为人才发展体制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调动人才创新创业积极性最管用的措施。只有打破束缚人才发展的枷锁,建立与相匹配的评价体系,才能让人才“活水”竞相涌流。
“四唯”偏向是过去一段时间人才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虽然论文、学历能够在某种程度上反映出人才的学科素养与专业能力,但距离精准描绘人才画像还有较大差距。比如,有的人才从事基础理论研究,面临周期长、风险大、见效慢等不确定因素,难以在“短平快”的学术赛道上脱颖而出。有的人才长期深耕在一线业务服务岗位工作,缺乏发表科研成果的学术经历与平台载体,在实践中所形成的技术运用与评价导向脱钩。如若不加以解决,将助长学界浮躁短视、急功近利的不良风气,使广大人才无法潜心专注科研攻关。
“破四唯”并不是彻底否定论文、学历等要素在人才评价中的作用,而是通过改变传统“一刀切”的做法,探索建立更加科学合理的人才评价机制。这就要求新的人才评价体系既要充分借鉴传统评价标准中可量化、可操作的有益成分,也要结合科研特点与人才成长规律,深化构建以创新价值、能力、贡献为导向的科技人才评价体系,避免“一把尺子量到底”,持续激发人才活力释放,更好地为科研人员减负赋能。
“新标”的建立并非一蹴而就的过程,需要凝聚多方合力,营造人才创新的良好生态。要突出中长期目标导向,既看一时也看长远,既看成果转化度,更看累计贡献率,为从事原创性基础研究和关键技术攻关的科研人员吃下“定心丸”。要建立宽松包容的科研环境,引导社会观念从注重投入回报、成果产出到更加关注科研本身价值转变,真正让广大科研人才能够卸下包袱、放开手脚、轻装上阵。(山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