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评论员 乐水
7月6日至7日,金砖国家领导人第十七次会晤在巴西里约热内卢举行。在当前单边主义与保护主义持续蔓延、地区热点冲突此起彼伏的背景下,此次峰会聚焦“加强全球南方合作,促进更加包容和可持续的治理”的主题。这不仅是对全球治理困境的积极回应,更彰显了全球南方推动国际秩序变革的坚定决心。
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强在峰会上深刻阐释了金砖国家作为全球南方“第一方阵”的责任与担当。他在发言中强调,面对激化加剧的矛盾分歧,我们需以平等尊重的态度“共商”;面对深度交融的共同利益,我们需以团结协作的行动“共建”;面对合则互惠的发展机遇,我们需以相互成就的胸怀“共享”。当前世界百年变局加速演进,多边机制权威弱化,全球治理体系改革的滞后性日益凸显。尤其值得警惕的是,近期,美国对世界各国挑起的关税战不仅加剧了全球供应链的不稳定性,更暴露了少数发达国家对多边规则的漠视。在此背景下,习近平主席于2015年提出的“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为破解世界治理难题提供了新思路。
“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主张通过对话协商而非施压胁迫解决争端,通过开放合作而非筑墙设垒实现发展,为深陷“信任赤字”的世界指明了破局方向。这一理念植根于中国的对外交往实践之中。在乌克兰危机问题上,中国与巴西于2024年共同发起“和平之友”小组,坚持“战场不外溢、战事不升级、各方不拱火”三原则,致力于推动冲突各方以谈判化解纷争;在经贸合作领域,面对日益严重的美元信用危机,中国倡导建立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积极探索金砖国家间本币结算,支持成员国在双边贸易中逐步减少对美元的依赖;在科技创新领域,近年来,中国陆续成立了“中国—金砖国家人工智能发展与合作中心”“金砖国家技术转移中心”“中国—金砖国家新时代科创孵化园”等实体平台,积极推动成员国之间的科技成果共享。这些务实举措正是“共商共建共享”理念的生动注脚。
在本次峰会上,各金砖成员国领导人共同发表里约热内卢宣言,明确表示将本着“共商共建共享”原则改革和完善全球治理。金砖国家作为全球南方的“第一方阵”,在推动全球治理变革过程中无疑肩负着重要责任。特别是随着沙特、埃及、阿联酋、伊朗、埃塞俄比亚等国的加入,金砖国家合作机制已成为覆盖全球37%经济总量、近50%人口的重要合作平台。金砖机制的日益壮大标志着全球南方的群体性崛起,这对现有国际治理体系提出了向更加公平正义方向发展的迫切要求。面对当前全球多边体系遭遇的挑战,里约热内卢宣言公开谴责违背国际法的单边强制性措施,重申支持以世贸组织为核心的多边贸易体制。
金砖国家代表“全球南方”旗帜鲜明地反对单边主义和保护主义。然而,美国却因此再度举起关税大棒。7月6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威胁对金砖成员国加征10%的新关税。特朗普政府的关税威胁,恰恰印证了推动全球治理变革的紧迫性与艰巨性。因此,金砖国家更应加强内部团结合作,尽快将愿景转化为行动。
中国始终是推动金砖合作的行动派。从倡导“金砖精神”到首提“金砖+”模式,中国方案持续为金砖国家合作机制注入动能。在本次峰会上,中方承诺建立中国—金砖国家新质生产力研究中心,并设立“金鹭”卓越奖学金,旨在培养工业与通信领域的高素质人才,助力金砖国家的创新发展。
里约金砖峰会昭示了一个不可逆转的趋势:全球治理不再是西方大国的“专属舞台”,而是各国平等参与的“共同体工程”。全球治理变革之路虽布满荆棘,但金砖国家集体前行的步伐坚定不移。通过一份份务实合作文件、一个个具体合作项目,金砖国家向世界证明,基于平等对话、互利共赢的国际关系新模式不仅可行,而且更具生命力。随着金砖国家合作机制不断完善、合作日益深化,这一代表全球近半数人口的组织,必将成为推动国际秩序向更加公正合理方向转型的关键力量,为动荡世界注入更多稳定性与正能量。
编审:蒋新宇 张艳玲 蔡晓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