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特约评论员 苏畅
6月22日,新加坡总理黄循财开启访华之旅,这是他连任总理后首次访问东盟以外的国家,充分体现出新加坡对中国的高度重视。6月24日,习近平主席在会见黄循财总理时指出,今年是中新建交35周年,双方始终坚持相互理解、彼此尊重,为中新关系稳定健康发展提供坚实保障。
历久弥新的“战略伙伴”
从1990年建交时的政治互信基础,到如今全方位高质量的前瞻性伙伴关系,中新建交35年来,两国关系始终走在中国与东盟国家关系的前列。两国领导人互访频繁,双方政治互信不断深化,友谊持续提升,务实合作成果丰硕。
自2013年以来,中国已连续12年稳居新加坡最大贸易伙伴之首,而新加坡也连续12年是中国最大新增投资来源国。2024年,中新双边贸易额达1111.1亿美元、同比增长2.6%,在全球贸易增长势头放缓背景下显得尤为珍贵。中新合作框架内的数以百计的签约项目稳步推进,以苏州工业园区为代表的政府合作项目持续走深走实。迄今为止,中新合作议题已涵盖数字经济、绿色发展、海洋合作、人工智能、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等领域?;蒲拼朔媒泄魑斯抑獾氖追媚康牡兀从吵銎涠灾泄萌托杂胫行潞献髑熬暗母叨热峡?。
维护多边秩序的“亚洲支点”
中新合作基于双方的优势互补,在区域一体化和全球治理进程中具有双重价值。中国拥有庞大的市场、完整的产业链和强大的制造能力,新加坡拥有国际金融中心、航运枢纽地位,以及先进的管理经验和技术优势,两国合作能够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不仅造福两国人民,也为地区经济发展注入活力。新加坡作为东盟重要成员国和最早支持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的东南亚国家之一,与中国的合作具有风向标意义,为中国—东盟合作发挥了示范作用。
在当前全球地缘政治紧张、保护主义抬头的背景下,中新两国共同倡导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极化、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共同维护多边主义和全球秩序,提供了以对话协商为内核、拒绝排他性的合作范式,为动荡世界注入了确定性。
激发持久共赢的“增长引擎”
面对深刻调整的全球格局和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中新合作潜力愈发显现?;蒲拼朔没?,两国围绕深化合作达成了多项共识,明确了未来在经济、金融科技、区域安全和人文交流等领域的重点合作方向。这不仅体现了中新两国面对全球动荡时的战略定力,也为双方携手共建稳定繁荣的区域环境提供了坚实基础。
首先,产业链合作仍是中新合作的重中之重。当前,保障供应链的稳定与安全已成为各国共同关注的焦点。通过优化产业布局和技术创新,新加坡能够利用其区域供应链枢纽的角色,与中国共同推动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深化产业链协同。
其次,金融科技与数字创新成为双方合作的新亮点。新加坡作为亚太金融科技中心,拥有先进的金融基础设施和创新生态系统,中国在数字人民币推广和跨境支付领域亦走在世界前列。双方深化合作,将推动数字人民币与新加坡金融体系的互联互通,提升跨境支付效率和安全性。
再次,区域安全是中新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亚太地区安全形势日益复杂,双方在维护地区和平稳定方面有着共同利益。双方将就南海等敏感地区继续保持密切沟通,推动通过对话与协商和平解决争端。深化防务交流和安全合作,既为双方自身安全筑牢防线,也为亚太地区的和平稳定发挥积极作用。
最后,人文交流与可持续发展为中新合作注入持久动力。两国将加强教育、文化和人才培训领域的合作,促进民心相通,增进两国人民的理解与友谊。同时,中新双方将借助示范项目的成功经验,进一步拓展绿色技术和生态环保领域的合作,推动低碳经济和循环经济发展,促进区域长期稳定与繁荣。
中新合作的实践证明,通过平等互利的伙伴关系、长期稳定的制度安排和与时俱进的创新精神,国家间完全可以构建经得起考验的合作模式。随着双方合作的不断深化,中新关系必将在携手应对挑战、共同开创未来的新起点上书写更加精彩的篇章。(作者单位系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东南亚和大洋洲研究所)
编审:唐华 蒋新宇 张艳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