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评论员 乐水
2025年4月以来,中国对钐、钆、铽等七类稀土相关物项实施出口管制。此举恰逢美国政府推行所谓“对等关税”政策之时,因而引发了国际社会的诸多联想。美国总统特朗普也多次公开表达对中国稀土出口政策的关切。然而,需要明确的是,中国对稀土实施出口管制,并非针对特定国家的“意气用事”,而是多年来规范稀土产业发展的必然举措。正如外交部发言人所言,此举“符合国际通行做法”“目的是更好维护国家安全和利益”。
稀土被誉为现代工业的“维生素”,在军事与民用领域均占据着不可替代的地位。美军F-35战斗机单机需消耗417公斤稀土材料,每艘“弗吉尼亚”级核潜艇则需消耗4吨稀土材料。此外,占世界90%以上的中国稀土永磁材料,近年来更是在新能源、电动汽车等新兴产业中发挥着关键作用。
对于军民两用物项进行出口管制,西方国家早有先例?!锻呱尚ā贰⒚拦摹冻隹诠苤聘母锓ā芳芭访说摹读接梦锵畛隹诠苤铺趵?,这些法规都要求敏感技术或物资的出口必须经过相关部门的许可。同样,中国2024年9月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两用物项出口管制条例》也明确规定,对国家安全和利益有重大影响的两用物项出口,须得到国务院或中央军事委员会批准。因此,中国对稀土实施出口管制合理合法,且符合国际惯例。
对稀土实施出口管制也是中国推进稀土治理体系法治化的必然之举。众所周知,中国的稀土储量和产量均居世界首位。但是长期以来,由于国内市场的恶性竞争和粗放式开发,中国不仅无法掌握国际稀土市场的定价权,还让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以重稀土储量占世界70%的江西赣州为例,几十年的无序开采导致当地农田被污染以致无法耕种。据工业和信息化部2012年估算,赣州的环境恢复性治理费用高达380亿元,而2011年赣州开采稀土的利润仅为64亿元。
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的发展方式难以为继。因此,中国政府采取系列措施规范稀土产业发展。2011年,中国发布《关于促进稀土行业持续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要对稀土资源实施“更为严格的?;ば钥烧吆蜕肪潮;け曜肌?;2024年6月,中国公布《稀土管理条例》,明确要求建立稀土全产业链监管体制机制,对稀土资源的开采、冶炼分离、产品流通、进出口等活动进行全面管理。2025年2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就《稀土开采和稀土冶炼分离总量调控管理办法》《稀土产品信息追溯管理办法》公开征求意见,意在通过强化总量调控与全流程追溯管理,进一步规范稀土开采、冶炼分离等环节,以有效遏制走私与逃税乱象。
由此可见,中国政府2025年4月实施的稀土出口管制并非临时决策,而是上述一系列政策的自然延伸。这场持续十余年的对稀土产业系统的重构,旨在矫正市场失灵、防堵监管漏洞,并将自然资源禀赋转化为国家的可持续发展竞争力。这不仅是稀土产业转型升级的内在要求,也符合全球绿色发展的趋势。
中国提高稀土的出口门槛并非试图对他国进行“封锁”或寻求“对抗”,而是希望通过透明化、法治化的管理框架,确保稀土资源应用于合法民用领域。面对实施稀土出口管制后海外市场可能面临的供应短缺,中国对符合资质的海外申请建立了绿色通道,以加快审批流程。6月12日,商务部发言人公开表示,中国已依法批准了一定数量的稀土出口许可申请。事实上,宝马、大众等德国车企在今年4、5月份就陆续获得了中方的稀土供应通行证;在中美元首通话后,中国政府也向通用、福特、斯特兰蒂斯三家美国车企的稀土供应商发放临时出口许可。中方以实际行动向世界表明,只要不从事损害中国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的活动,稀土出口管制不会影响企业的正常经营贸易,更不会影响国际稀土产业链供应链的稳定和安全。
中国对稀土实施出口管制措施是基于国家安全、生态环境?;び肟沙中⒄估砟畹恼铰匝≡?。当前全球正处于能源转型与科技革命的关键期,稀土资源的合理配置关乎人类的共同未来。希望国际社会能够理性看待中国此举的目的与意义,积极与中方加强沟通合作,共同推动全球稀土产业链良性发展。
编审:蒋新宇 张艳玲 蔡晓娟